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由。自由地选择如何去做,或者自由地选择不去做。父母们喜欢比较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与同龄孩子的差距,这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羞耻感,有可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的五岁的男孩子孩子发育迟缓,她带孩子去一个测试中心检测孩子的状态,做一个拼图性质的测试(我猜可能是瑞文智力测验),可是孩子还没有做就一直嘟囔说,我做不了!我做不了!果然他连三岁的测验都没有通过。当时孩子很崩溃,大哭。孩子的妈妈当着孩子的面讲述这一切,并且不断感叹自己孩子的发育问题。
我觉得有点难过,问那个妈妈说,做测试的时候,那一页是不是标注了适合几岁的水平?然后当孩子做不了五岁的题的时候,就翻到四岁的?再翻到三岁的?妈妈说,当然,就是这样做的。我更加难过了。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生命中的噩梦:他被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有人让他做奇怪的事情,很显然,爸爸妈妈以及这些奇怪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有毛病的,甚至拿出三岁小孩的试题来让他做。无论如何,孩子内心是感受到所有大人对他的评判的,他怎么能够不崩溃?
当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的时候,孩子怎么能有自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监督、不信任、教导等方式,父母们亲手营造了一个管制的环境,制造了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毁掉了孩子的信心和智力。
什么是给孩子自由?就是不否认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可能和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进度不同,但是他也可以在父母的认可下不断去尝试。《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描绘的巴学园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的空间。我还记得书中描写一个不能当中发言的男孩子,在讲台上只讲了一个字“哦”,老师都带领全班给他鼓掌,因为他昨天一个字都没有说,而今天说了一个字“哦”。后来这个孩子就能说一句话,再后来就是正常的发言,表达自己了。
允许孩子异想天开,也是自由的一部分。成年人的世界是现实的,孩子们的世界是多彩的,有各种可能性的。自由,可以让孩子们成功地运用自己的大脑大胆而有效地学习,可以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事实上,他们的学习效率比成年人要高得多。简而言之,在父母、学校把孩子训练得机械化之前,孩子自主学习的方式自然、有效。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让孩子放弃他们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去学习成年人使用的抽象的、符号性质的思维方式,却并不了解,孩子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觉得自己“愚蠢”“无用”,而这些信念正是摧毁孩子学习能力的最大杀手。
信任你的孩子,给他自由。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教育方法了,可是这也是最困难的教育方法。因为恐惧而不是因为爱,我们不敢放手,我们只能在熟悉的方式中寻求安全感,把我们自己的童年又在孩子身上重演一遍。
自由,意味着孩子是为了自己而独立学习,意味着他们的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取悦父母或者其他有力量的成年人;自由,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学习的方式和进度,这个看起来很令人担心,长远来看,却是更持久的动力来源。这不容易做到,父母们首先要突破的,是自己的担忧和恐惧。不过,无论怎么说,我们都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拥有比我们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