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医院回来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能坐起来把双脚放在拖鞋里吃饭的时间都少之又少,今天是个例外。
上周二出院今天也是周二,刚好一周了。从一开始的昏睡,什么都不想吃。到今天的早餐喝了一碗稀饭和吃了一个小面包,中餐的牛奶、鸡蛋和一个点心,只是和以前早中餐的内容调换了一下。不过,父亲的身体好像也在恢复中。
养老只有自己的女儿才会把一个耄耋老人,看成是自己的父亲,想方设法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而护工或养老机构因付费收费,就变成了一种交易,常常看到老人被虐待。
出院以后的父亲发现自己站起来很困难,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小便壶和座椅便桶。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吃喝拉撒睡都在卧室里完成,仿佛一切都在好转。
最近疫情放开管控以后,生病的学生多了起来,孙子昨天4点半就放学了,到父亲家还不到5点。他说现在班上只有20多个同学了。
孙子现在到家的时间,比以前早了一个多小时,或许是出于老师的职业习惯,就想抓紧时间给子宇复习一下语文。而子宇吃饭的速度却异常慢,还不停地添饭,一次只添一点点。后来,天黑尽了,子宇也该回家了,语文书还孤寂地躺在写字桌上。
子宇准备走进父亲的卧室与父亲道别,妹妹提醒说:“子宇,戴好口罩再进去。”子宇走到我面前,神秘地冲我笑着说:“奶奶,再见!你不是一直在问,想知道我今天吃饭为什么吃得慢吗……”不等我回答,他又立刻进行了抢答:“我是不想读语文书!”随后,为自己的小聪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就是孩子,他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与成人周旋,犹如老鼠戏猫。一开始我就看在眼里,心想子宇偶尔的清闲,何苦因了我的纠缠变得不开心呢?
我从来不会义正言辞地教训他,我一直很信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方式,这样大家都快乐。
相对而言,我不喜欢用“教育”这个词,说到“教育”仿佛有高高在上之嫌。相反我更喜欢“引导”这个词,好像是平等的朋友对话。
今天子宇回来说班上只有十几个同学上课了,“你真棒,身体健康!”我对子宇伸出大拇指。面对生病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听小道消息说教育局在讨论是不是提前放寒假,对我来说只是在照顾父亲的前提下,又多了照顾一个小朋友的任务。
面对日渐衰老的父亲,才发现可以帮父亲做饭,甚至是喂饭,但不能帮父亲恢复身体功能。只能靠父亲在身体的好转,在我们的帮助下,尝试着运动增强体质,战胜严寒的冬天,迎接明媚的春天。
居家养老是最好的一种养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份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