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研究道德的学问。最好的道德这一命题也就成了伦理学研究问题。为什么想要从《论语》中寻找最好的道德呢?一,“道德”流传千年,人人都知道,人人又都不知道,想要找到最真的最好的必然要追溯本源;二,“道德”一词重点在“德”,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中有38处讲到了“德”,这么多“德”的内涵不尽相同,我相信能在这里找到;三,我也姓孔,出于一点特殊感情,也常翻阅《论语》,所以决定从这里尝试一下。
一、何为道德
道德可拆字理解为道义和德性。孔子同一时期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德性。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德之人”必然是知识渊博的人。《论语》作为记录言行的书,并没有给出道德的明确定义。孔子讲“为政以德”,这里的“德”是君王统治得的教化工具;孔子也讲“君子怀德”,这里的“德”是个人品行,所以所谓“德”的含义也比较广泛,包含行为规范、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教化以及境界等意思。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把道德理解为“行为规范”,更多时候是指人们的品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准则。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大量出现,所以讲“德”离不开“仁”。在中国古代的思想里,其实并没有一个十分理性完整的体系,和西方的“伦理”相对应的概念,可能会找出一堆:仁、德、义、纲...或许这些相似的概念共同的内涵才能比较客观的代表“道德”。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将它们放在一起来理解。
二、道德的评价标准
《论语》中似乎没有直接说明“德”的标准,但是孔子经常用“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来说明。“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两者一比,不仅道德水平高下立分,思想的境界高低也自然浮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这句话给除了道德的一个非必要条件——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德和言作为人生的标准,都是极具价值的,但是很明显“德”的地位要比“言”高。从某种角度上看,言也是反映德的一个方面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即使在几千年前,道德似乎都处于一个尴尬的高台——人人都知道“德”是个好东西,但是像孔子那样真正一生追求之似乎并不多。相较下,以“色”为代表的其他诱惑反而成为了主流。这样的情况流传到今天,好“色”者不仅仍然存在,还有“发扬光大”的趋势:精致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层出不穷。道德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标准,已然成为了永恒的命题
三、是否存在最好的道德
我翻遍《论语》,只有两句提到了最好的道德。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孔子的一句感叹,似乎包含深深的惋惜和遗憾。朱熹认为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常不变之理就是中庸。也就是说,孔子主张的是一个适度。
现实生活中,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好的道德,但是如果老奶奶不需要过马路你还强行把她扶过去,那么就是“过而不及”,变成了“道德绑架”。再换个例子,最近的萨德导弹部署韩国,引发国人对于乐天乃至众多韩企的抵制,爱国是好的品德,但是如果爱过了头,使用违法的手段去爱国,那么性质就不同了。中庸就是这个理儿。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孔子一直信奉西周的礼法,在他的价值判断里,周朝作为一个国家它的道德才是最高典范。那么周做了什么呢?周文王在已经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的情况下, 仍然选择了事奉殷纣王。用今天的眼光去看,似乎有点不太实际,但是这种气度还是令人无比敬佩,也难怪孔子会如此崇拜周朝吧。
两句一句讲“德”对于个人的至高境界,一句讲“德”对于国家的最高典范,无疑是孔子对于最好道德的两个层次的理解。这虽然说明存在着最好的道德,但是孔子同时也说“鲜矣”“已矣”,可见最好的道德并不容易达到。孔子虽为圣人,但是他的一生却仍然在不断地反省和学习,从未承认自己达到这一境界。最好的道德这个命题本身就超出了中庸的范畴,或许最好的道德并不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