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骑着鹿穿越森林》的封面上写着那么多“倾情推荐”、“阅后推荐”、“诚意推荐”的字样,心想既是如此花式地推荐,那我倒是要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味儿吧,认真地读完了这本“新生代文学代表人物 观照内心,对话自然”的小说之后,恕我浅薄。我没有理解整本书想诉说的主题。
首先在人物方面,先说哈库、妮娜、瓦沙这个青梅竹马的三角关系。
哈库和妮娜的尴尬局面是由谁造成的?是瓦沙。书里把三个人关系摆明之后,我们大致猜出来事情走向。让人完全没有想到,长大后的瓦沙竟然玩得好一手“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对于自小就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毫无内疚地演了一场闹剧。
结果竟然是无赖的行为得到最大的回报。或许是老天爷(其实主要是作者)看不下去了,降下天谴,瓦沙落得个终生残废,结尾处又是“莫名其妙”未得善终。不得不说这个不磊落的男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不放弃的一生,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为难哈库和妮娜,连生命的终结都不能阻挡他对哈库和妮娜二人有意无意地陷害。
再看小说里的唯一女主妮娜,按书中所写自小就是一个独立不受威胁的女人,按说这样的一种性格应该敢爱敢恨、坚强果敢。结果呢?所有的爱呀、所有的坚强呀,都在一滩血的面前崩溃了。
秉承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跟瓦沙结婚之后,妮娜平平静静生活着。但随着瓦沙的残废,她陷入了两难,是安心地作贤妻?还是要跟哈库暧昧?小说里已经写得很明确,大家都知道她的心思,但我想此时反倒是她内心最纠结的时刻,也是小说最应该着力的地方。但是除了几次,你不来我就生气的小伎俩就再也没有了。
特别失望的是结尾的时候,她还要问哈库,“是你吗?是你杀了瓦沙吗?”看来她始终是对哈库没有百分之百的信任,不管是以前还是将来。
没有信任,怎么能过得了一生?她又对谁有完全的信任呢?
再看哈库,我能说他根本没有体现出一个汉子的果断吗?亏得他还是曾经是一个猎人。猎人讲究的是隐忍不放弃,关键时刻不手软。
在爱人被抢的时候,自己完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血性,他是极其痛苦的于是就逃跑了。为什么不找瓦沙直接决斗,指着瓦沙的鼻子,问问他,男人之间的事情,为什么要难为一个女人?为什么不以男人的方式来解决,哪怕是一场拳击比赛。
前面刚刚写完痛苦的无法活下去,后面立刻就爱上了米娅,还爱得那么纯洁和深刻。刻骨铭心的山盟海誓,终是抵不过臂弯里的那一片温柔啊。
不过,哈库这么容易见异思迁,难道就是妮娜一直犹豫的理由吗?
再顺便说一说米娅,这个可怜的人儿,就是被作者用来安慰哈库,缓和一下三角关系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完全就是中国男人心目中的好媳妇的典范。哈库需要一个女人,于是米娅就来了。想上山就上山,要上床就上床,要搬出来就搬出来,要儿子就生个儿子,无怨无悔地和男人过日子,但是即使如此,一旦瓦沙出了状况,哈库需要摆脱道义上的束缚的时候,她又恰如其时死了。这样的设置,感觉太生硬、太突兀、太奇怪。
同样,显得突兀的是白毛德下毒的理由,前面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后面直接就动了手。难道是他在妮娜那里得到了什么承诺,当他偷听到哈库要表白的时候,才突然起意?不知道啊,只是觉得奇怪了。
读罢掩卷,长叹一声。怎么说呢?原来以为会看到原始的力量与男人的血性,结果却看到爱情的失守、男人的软弱和女人的无奈。
不过,慢慢读的过程中,如果放开想像力,倒是能够随着文字走进大山深处,仿佛能看到那个雾气沉重的早晨,从远处山脊上透过来的暖黄的光;还有夏季的犴湖的粼粼波光、盛开的百花、飞舞的蜂蝶、天上的群鸟、水中的游鱼……如果是花式推荐这些,倒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