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早出晚归的2006
记忆中的2006,是早出晚归的一年。
那时我住在深圳与东莞交界处一个叫雁鸣湖山庄的地方。
从雁鸣湖山庄出发,到位于福田的上海宾馆刚好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我每天必须在6点30分以前起床,赶早上7点钟的那趟班车,等车到上海宾馆后,要一路快步或者小跑,赶在8:30分以前到达位于上步南路的锦峰大厦打卡上班。
说是班车,其实是那种没有空调的几近快要被淘汰的旧大巴。
刚开始我觉得很不习惯,感觉简直是活受罪且浪费时间。可渐渐地,我发现车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副神态自若,不以为苦、自得其乐的样子,于是,我也学会了在车上看看书、听听音乐、想想心事,或者看窗外飞驰而过的慢慢熟悉的风景。
慢慢地,我和一些如我一样天天赶车的几个车友成了可以聊天的朋友,每天,我们都在一路交谈中轻松到站,我突然觉得,那一个小时的车程,也变得短暂而快乐起来,而我发觉这样的生活,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和难耐。
后来,我又认识了龙哥,其实他早有私家车,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自己开车。他提议我们坐他的车——拼车。
于是,每天清晨,我们会相约在东深二路旁的那个山庄门前,一同出发;每天黄昏,我们会一同走向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深南中路的国际文化大厦,一同返回。
龙哥,我们名符其实的车长,一个酷爱音乐酷爱生活的,从事外贸工作的帅哥,他总是用他熟练的车技带给我们一路的轻快和平安;
龙嫂,我们正式任命的路况顾问,一个具有浓郁艺术细胞的公司行政工作者,总是用她的歌声带给我们一路惊喜;
小何,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总是"小荷才露尖尖脚"的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静静等车,她看到我们时,总是甜甜的、浅浅的笑着,知足而常乐,平和而淡定,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满面春风;
老陈,一个搞了十几年电脑技术的硬件工程师,他不会唱歌,也不太爱说话,有时只是憨憨地笑着,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时会说上一个让人喷饭的笑话,或者只是安安静静的陪着我们一路欢歌......
而我,则是一个还不算太称职的,自告奋勇自任其职的车载欢乐主持人,主持着大家共有的,一段平淡、祥和、快乐、清新的拼车时光。
我们的拼车流程一般是这样的:早晚步行定点集合,差不多要走半小时的路程,算是健身;
早上一般是听听音乐或者新闻;
晚上则相对会丰富一些——首先是十五分钟的各自工作分析和回顾,相互提提意见和建议;
接着是十五分钟的资讯分享和头脑风暴,重温一下知道或者还不知道的消息;
再接着是十五分钟的笑话时光,每个人必须要讲一个笑话活跃气氛;
最后则是十五分钟的K歌时光,一般是车到沙湾路段,感觉空气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关了空调开了车窗,大家一路忘我的、自娱自乐、无拘无束地哼唱一番;而每个周末的时候,我会组织大家去梧桐山登山……
就这样,在清晨的阳光里,在晚风的轻拂中,在一路路点点滴的分享中,我们共同走过了夏秋冬,共同印证了一段快乐的06拼车时光。
07年春节的时候,我盘点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突然发现自己对比以前,不但身体变得更加体态轻盈、精力充沛,连精神和气质也变得更加达观向上朝气蓬勃了。
那时,我突然觉得,原来幸福和快乐就是那样的简单、朴素和平凡。
而写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我正经历人生的阵痛和低谷,且已暂时离开了我深爱的深圳,有了自己新的目标。
但我会永远怀念——和朋友们一起的早出完归的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