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快速知道周围乃至世界的消息,而这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人们仅用一部小巧的智能手机就能做到,无论是基础的“衣食住行”,还是更进一步的线上社交,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隐忧。
尤其是现在人们热衷于的社交媒体!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青少年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过一定时间会影响心理健康?
在社交媒体上花费3小时或更长时间,可能会显著增加一个人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很多网友看到这个研究报告估计会计算一下自己的上网时间,每天花费在社交媒体上面的时间可不止三小时,远远超过这个时间。那么这些人就是一定会患抑郁症了?其实很大一部分人抑郁的原因就是每天无所事事、焦虑,找不到踏踏实实活在现实中的感觉,所以这类人喜欢刷社交媒体,但是一刷社交媒体就更加让他们无所事事。
抑郁症是一种以长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拉西姆博士说:“许多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数字或社交媒体的使用与青少年健康之间的联系,但很少有人关注这种长期的联系。我们的研究表明,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在一年后出现心理问题。”
与其浪费大量时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还不如好好的生活在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有美丽的风景,有好吃的食物,有好喝的奶茶,吃吃喝喝玩玩,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要学会好好珍惜现在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啊!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然而,拉希姆澄清说,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只看到了相关性。尽管如此,拉希姆认为少花点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对年轻人是有好处的。
因为社交媒体上大量消极、负面信息的存在。在如今快节奏的世界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大约有80%人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刷社交媒体,闭眼前的最后一件事同样是刷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释放内心情绪的一个渠道。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己每天的情绪。
这样的情况有利有弊。一方面,看到人们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会让刷到此条信息的人也感到心情愉悦。但若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泄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如对上司的埋怨,对情感的失望,对事业的挫败感,这样的消极信息则会让刷到此条信息的人感同身受,联想起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而感到压抑。
很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因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亲口诉说自己的不如意,往往选择通过虚拟的网络发泄自己的情绪。打开我们的社交媒体,随处可见人们对生活中小事的抱怨。试问,长时间刷到这些埋怨、消极的信息,怎么可能不抑郁?
同时,也有很多人会因为长期无法在现实生活倾诉自己内心隐藏许久的压抑,而在社交媒体上破口大骂,四处引战,导致网络上一片乌烟瘴气。一个正常人看见满屏幕的骂语,心里也自然感到不开心,甚至抑郁。因此,每天刷社交媒体超3小时易抑郁,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