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不浓的假期,正是我放纵读书的好时光。
这几天,主旋律就是读书。或者蜷缩在沙发中,或者斜躺在被窝里,甚至外出访友,都想包里藏一本书,想想实在不妥,又不舍地放下。
这样放松闲散的日子里,读专业的书,读磨脑子的书,是不合时宜的,也读不进去的。外面鞭炮阵阵,空中礼花朵朵,人们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我么,就让小说带着我去经历一段段光怪陆离的旅行吧!
东野圭吾的《从前我死去的家》,陈幻的《危险》,慢三的《影子里的恋人》,悬疑小说,一天一本。
撕开封面塑料薄膜时,心头涌上一种奇妙的成就感。书柜里的书,一本又一本,崭新挺括,它们等啊,盼啊,终于轮到它们一一展示其魅力了。
读这样的小说,很自由,很随意。累了,眼睛闭着小憩一会儿,醒了,就钻进故事,继续开始旅行。
夜深人静之时,想着故事的前前后后,心中的疑惑,越发张牙舞爪起来,搅得我心神不定,毫无睡意。于是,偷偷开了床头灯,调暗,又调亮,屏住呼吸,轻翻书页,小心翼翼,偷偷摸摸,不敢惊动熟睡的暗夜。
读到最后一页,看看时间,早已过了午夜,心满意足地睡下。入梦,被小说情节的丝线错乱缠绕,一会儿我成了主人公,一会儿我又成了旁观者,一会儿现实与小说交织于一起,一会儿我哭哭啼啼伤心欲绝……
平心而论,这三本小说,算不得精彩,也不能带给我更久远的回味和更深远的思考。但沉浸在小说中的感受却是奇妙而快乐的。
东野圭吾的《从前我死去的家》,以层层铺设的悬念,牵引着你欲罢不能。跟着主人公来到没有水没有电,所有钟表都停留在同一时刻,所有房间摆设都粘着主人刚离去的味道的神秘别墅,主人公的记忆如同网络不稳定的视频,卡卡顿顿,扑朔迷离。有些诡异,更多是离奇,逼着你快马加鞭追赶真相。
真相在最后浮出水面,一切诡异与离奇都迎刃而解。不禁发出感慨:哦,原来如此!东野脑洞大开,怎么能想出这样的故事?如果细细推敲,定有破绽。不过,我要的不就是故事离奇的神秘感吗?
陈幻的《危险》,是情感故事,也是悬疑故事。因主人公出轨而牵动起多年前的案件。命运与人性的纠缠,情感与理智的角逐。恩恩怨怨,分分合合,婚姻、家庭、责任、自我,充满着矛盾与痛苦。也许,这才是人生的真相吧!
慢三的《影子里的恋人》,情节依然曲折离奇。为了友谊,更为了复仇,主人公竟然借用中学时代最亲密朋友的身份,一方面竭尽所能去完成朋友的夙愿,从事朋友当年梦想的工作,嫁给朋友当年暗恋的对象,代替她活成她想要的样子。一方面也掩盖自己真实的身份,去完成她的复仇计划。
故事终究是故事,它们投射着现实生活的影子,它们看似荒诞离奇,实则本就是多重现实的投影。
我们感叹作者脑洞大开,想象丰富,其实,我们的世界,不也是无奇不有吗?也许,这个世界就是上帝创作的头绪庞杂的小说,我们在悲欢离合的故事里沉沉浮浮,或喜或悲,演绎着一个个只有自已认为是主角的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