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然而,举目四望,春日的原野,西北大地上仍是一片萧索与荒凉。风是不缺的,没有暖,也没有轻柔,只有无尽的寒与瑟。午后,驾车去学校,风很大,沙尘一路 被卷起,掠过原野,掠过公路,满世界的浑浑噩噩。一路的萧条让人没了心情,闭门不出的日子里,我自以为春天该来了,却看不到一丝绿意爬上枝头。风扯开嗓子嘶吼,一卷又一卷的尘土肆意飞扬,恼人的沙尘天,二月的早春天气,这是惯有的姿态。新翻的土地泛着白光,发黄的树木有气无力,一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都显得格外悲凉与黯淡!
往日热闹靓丽的沙柳路,这些天静寂了不少,行驶好久都见不到一辆车,恍惚间,车声伴着呼呼的风声,以为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行至黑河桥畔,远远望见了值班站岗的防守点。两座临时搭建的帐篷,被风用力的掖着,身体越发的臃肿膨胀了。还没到防护栏前,帐篷里值班的干部和医护人员都跑了出来,有脖子里挎着工作证,前来让我们扫码的镇村干部,有拿着体温枪奔向我们量体温的护士,还有上前询问登记的警察同志,一时间,车子被大家围了起来,好不热闹。扫码登记重复了好几遍,稍有问题他们便拿过手机帮忙填写;干部们询问进出事由,我们一一交待,大家心平气和,尽管戴着口罩,看不到他们的脸,但和颜悦色的眼神里漾着笑容,让人不觉心头一暖。随车的同事下车去登记,寒暄了几句,说到去学校值班查看,大家都很理解。“快开校了吧,今天过去了几个老师呢……”“是啊,好多天了吧,一直都在这里吗?”我禁不住愚蠢又好奇的问,给我扫码的那个小伙子点点头。聚集在防护点接受检查的车辆好多,大家不疾不徐,都耐心的等着,在等待通过的时间里,我发现,只要有车子停下来,她们就第一时间跑了出来,帐篷里显然生着火,没有车辆来往的时候,她们就暂时回去取暖,这简陋的幕天席地的工作阵地,成了天地间无声的告白。一有车子开近,帐篷里的他们仿佛接收信号一般狂奔而至。裹着棉大衣的几个姑娘,头发在风中凌乱的飞舞,但谁也无暇顾及打理,都往各自的岗位奔忙着,满脸的憔悴,不禁令人心疼。想来,她们正如我卫生院的医生弟媳一样,也是一直坚守在这寒风呼啸中的那些老人家的“好女儿”,老公的“好妻子”,还有呀呀学语小娃娃的“好妈妈”呀……社区站岗时我也体验过,短短的几小时,我浑身冻僵,觉得辛苦不堪,而他们呢?吃住搬到防守点,以帐篷临时为家,忙碌中已不知疲惫。这就是防疫一线的普通干部们,虽不是在医院,但这朴素的岗位上一样重要。万家灯火的平安,不正是他们的坚守换来的吗?若不是他们的守护,我们哪里的心安理得的居家宅时光啊!
回城的路上,再次路过防守点,一样的程序,一样的排查,谁有谁的一份儿事,默默无言又紧紧有条。警察同志继续负责指挥我们扫码,下车扫码时,冷风直往脖子里灌,真的很冷,夹杂这沙土呛得人难受,站在旁边那个裹着军大衣瑟瑟发抖的小个子村干部,一遍遍认真的查看,生怕我把信息填错一点,风更紧了,他们来回的走动着,只是为了不至于更冷。我想说点什么,却又羞愧的无法张口,只能仓促离开。他们这样的辛苦,居家抗疫的我们,怎可有丝毫的抱怨呢?当我启动车子的刹那,我赶紧摇下车窗,终于鼓足勇气,大声对风中的他们喊了一声:辛苦啦……
春日迟迟,但寒风中,他们仍旧紧裹衣裳,大步流星的忙碌在岗口,不漏过每一辆车,每一个过路人。舍小家为大家,平凡如他们,坚守亦是他们。我相信,他们静默的坚守,必然唤来卉木萋萋的蓬勃春天,车子缓缓驶过,后视镜里,那面鲜红无比的,插在防守点迎风招展的党旗正猎猎飘扬,发出了它最耀眼夺目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