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喝完咖啡,又悠闲悠闲地去长泰广场看了《火星救援》。整部电影的最大看点我们和宇宙的关系、主人公沃特尼的心理变化。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的宇宙特写,满眼都是未知的星球,人类探索的火星又仅仅是这么多未知星球中的一个。而我们感受不到这么宇宙的边界,我们的关注点只有自己、家庭、社会。这让想起了一部短片,《直观感受数量级》。当我们的视野每次扩大10倍,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点,由人到城市到国家到地球一直到我们现在能认知到的范围,当点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视野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大,我们对于宇宙、生命也就越来越敬畏。而当我们的视野每次缩小10倍的时候,我们由皮肤到真皮层到细胞直到发现我们是由振动的频率组成的,我们所执念的东西也是的空的。
另外一个看点就是主人公沃特尼了。
主人公沃特尼的心理变化其实更能反映电影的一个价值观。沃特尼他经历三次生死考验,第一次是在大风暴中被铁钩刺透太空服;第二次是维持他生存下去的土豆苗因为太空舱的爆炸而全部被冻死;第三次是在他和救援团队在滑行距离太远的情况下,他将自己太空服刺破。每次都惊险,但每次都能平安度过。
从第一次幸运活下来,他就开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首先是火星上除了一望无际的沙土没有任何可以让他生存的东西,没有水,没有微生物,温差也变化很大,太空舱里剩下的食物也只能让他撑到60天,而且可能随时随刻因为太空舱压力失衡爆炸丧生。
他可以选择等死,或者是选择反抗死亡。他选择反抗,他开始研究如何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制造出植物所必须的水。他利用氢气和氧气产生水的原理将废旧的氨气转化成水,利用他的粪便成功地培养出细菌,这些都保证了土豆能最终收获成功。
而土豆在第二次种植的时候,却因为太空舱内压力失衡爆炸而全部被冻死。对于沃特尼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了产生水的条件,不可能种植出土豆,维持他生存的食物再次被断掉,他可能再次回到被饿死的状态,所以他三天只吃一顿饭来延长食物供给的时间。这逼着他冒险去另外一个太空舱基地,这也是他要生存下去唯一的选择了。
当他成功到达基地时却被告知宇宙飞船的燃料不可能支撑太久,他再次冒险把能拆的和看似不能拆的的东西全部拆掉以减轻重量。其实这本身是个冒险的举动,首先不确定在减轻重量的前提下燃料是否充足,还有就是被拆的七零八落的飞船是否能经得起太空压力。中间发生了很多危险的状况,最危险的莫过于他和救援团队的滑行距离太远,也就是说他不在营救半径之内。其实他也有两种选择,要么等着团队想办法营救要么就是自己赌一把。他选择再次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将自己的太空服刺破来为自己靠近救援团队提供助力,在差点飞离轨道时被救援团队救起。这次他是完全脱离生死考验了。
主人公沃特尼是比较乐观的一个人,他可以很快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懂得如何适应环境,享受环境。他能一掷生死,在结果还没有被判定情况下他愿意一搏。
这让我想起昨天在朋友家看的芈月传预告片,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我虽出生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又可以一笑泯恩仇。
我们有时候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我们害怕失败,害怕一无所有,害怕跌倒了就再也没有勇气爬起来了。我们内心总会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总希望墨守成规,不敢去打破规则。人生如果总是求稳,总会错过一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