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那些事
我说过,所有运动中,最爱是游泳。
我学游泳,起初是母亲为了让我多掌握一门自救技能。我们村虽不临大江大河,但河塘沟汊众多,常受洪涝之患。母亲生我和妹妹两个孩子。那时候,哪家若只有一个男孩,肯定是“惯宝宝”。但凡有点危险的事,是绝对不允许做的。游泳,不行!可母亲有主见。她说,“不会游泳不行!万一发大水,怎么办?”于是,夏天她去塘边洗衣洗菜,总把我带着,让我摸着跳板练打水。
村里中央有个大池塘,像个逗号。大头处水面大且深,而甩出来的小尾巴,水很浅,是孩子们夏天的乐园。那时候可没什么游泳培训班,全靠自己瞎扑腾。第一步先深吸一口气,使身子趴着浮在水面上,保持平衡不会沉。然后憋着气,像青蛙一样,手脚并用、划水蹬水,使身子能往前进。最难的是换气。只要头一抬,身子就往下沉,往往没换到气先灌到几口水。那可是黄泥浆水啊!你想,一块巴掌大的水面,又不深,十来个孩子一闹腾,水底的泥浆都翻上来了!那个浊、那个味啊,现在想起来都要吐。再后来我找到了窍门,先在水里把气吐得差不多,只要鼻孔一露水面,就赶紧吸上一口,把头重新埋到水里,这样身子又保持平衡了。如此反复,渐渐地我也能换口气,游出几米了。
我几个舅舅还有姨妈,他们家住在姑溪河边。自打会游泳后,一到夏天,我就往那跑。每天都和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表泡在水里。朝远处水面随便指个地方,看谁先游到;往水里扔块石头,看谁能摸上来;站在排灌站进出水口的水泥台子上,捏着鼻子往下跳,看谁胆子大。除此之外,还进行过一些特殊训练。比如,手脚并用,看谁身子从水里跃出来的高;单用手或脚,看谁游得远;再不就是仰躺在水面上,一动不动,看谁坚持时间长。我们甚至还演练过水中救人,一个装死,一个去救,如此反复看谁救得又多又快。累了,就爬上岸,到河堤阴凉处歇一会;饿了,就跑到家里伙房弄点锅巴吃;渴了更简单,直接一个猛子扎下去,喝几口凉水。那时的河水可真清啊!
游泳,承载着我少年时代无限欢快,却也让我差点儿丢了小命。好像是八三、八四年的暑假,我会游泳时间不长。那年我二舅家要盖房子。那天,运砖的船来了。大人忙着卸砖,而我们小孩则在船上攀上跳下地玩。刚开始船是满满的,船弦贴着水面,我们跳下游一会,再双手一搭船弦,就能爬上来歇歇。可随着船里砖在减少,船弦慢慢地抬了上来。我们都玩疯了,谁也没注意这个问题。等我游得快没劲,想到船边休息一下时,伸手一够,没够着!使劲蹬水再够,还是没够着!几下一弄,我慌了,连呛了几口水,连呼救的力气都没了,身子直往下沉。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心里就想,“完了,完了,这下要淹死了!”我没了力气挣扎,身体直往河底沉去~~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突然有一只手拽住了我的胳膊,我条件反射似的蹬了几下水。终于,头露出了水面,我使劲吸了几口气!等抓到粗粗的锚链时,才意识到,我被人救了!原来是姨妈家的表哥小虎,他在船上看到了我的挣扎。
那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并没让我怕起来,反而游得欢了。后来,我还和继承表哥一起横渡了姑溪河。几个表兄弟里,好像就我俩干成过这事。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那时候胆子真是大啊!姑溪河平时并不宽,也就几百米,但到发水季,我舅家门口的那道内河,就与外河连在了一起,河面会增宽到一千多米。凭我俩的水性,这个距离游个来回肯定行,问题是到了外河水流太急,我们最怕被冲到对岸下游不远的小轮码头。因时常有人落水淹死,大家都说那里有水鬼在水底下抓人索命。有年夏天,姨妈划船去护驾墩卖西瓜,也不知怎的,就飘到了小轮码头。她后来回忆说,当时就像鬼迷了一样,再怎么使劲划,船只能那儿打转,就是划不出来。慌急之中,姨妈抛掉了半船西瓜,加上旁边渔船上的人搭救,才得以脱险,回来后还到庙里烧了香。
那天,我俩如出征的战士,在表弟们钦佩的眼光中下了水。前半程在内河,水的流速不大,没太费气力。到了外河,水一下就急起来,把人使劲地往下游拽。我们只得斜着朝上游方向游。一方面要考虑向前的推力,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向上游的动力,体力消耗增加许多。外河是主航道,来往的船只又特别多,还得注意别被船撞了,或挂到螺旋桨上,那可是要命的事儿。岸边水最急,我们就用自由泳,以迅速摆脱岸边暗流,然后保持蛙泳前行,中间累了再换成仰泳,也不知道游了多长时间,在几乎精疲力竭之时,终于踩到了对岸水下的泥土。那一刻,油然而生的征服感、成功感、自豪感,至今不忘!
时光如水。不经意间,我已离乡二十多年。一直想什么时候,能再到姑溪河里畅游。直到2012年夏天,才了了这桩心事。那天午后,在我的提议下,我与继承、继双、继玖、继山,还有朝武、少先姐夫等人,下到河里小游了一会。因上游养鱼养蟹,河水受到污染,早不如旧时干净了,我没敢潜下去喝上一口。
人啊,大抵都是这样。离乡愈久,思乡愈重。此后许多次,在梦中,我又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姑溪河,与众表兄弟们一起,于水天之间,如小时候一样,自由自在地追波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