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天里铺天盖地的 父亲 的字眼,浮现着
父亲,曾经在我眼里,一个高大的、严肃的形象。在我们八零后的那个年代,家里多数以父亲承担经济来源的角色,父亲常常是在外的,与父亲间的交流相对少些,但父亲的话,是很神圣的。在那时,我觉得父亲的那种姿态是正常的。
父亲,现在在我儿子的眼里,是一个伟岸的、和蔼的形象,爸爸无所不能,爸爸是勇敢的、有力气的,爸爸总是满足他的各种需求,给他买各种玩具,对他没有那么多要求。爸爸坚持送他上下学,陪他踢足球,每晚讲一本书。爸爸就像是阳光,无处不在。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同时父亲更是重要,家庭和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计划于2018.6.17安排社区父亲参与力的活动,但到今天为止仅报名4组,三年的公益活动,几乎每场都是人数爆满,唯有这一次,意料外也是意料中的一个结果。分析了下,大概会有两点:一是当父亲节遇上端午节,身在上海三天小长假,多数外出旅行;二是活动内容中:父亲必须参与,这几个字眼。
大上海生活压力确实太大,经济压力远远大于我父亲那辈,早出晚归,房贷车贷,放开二胎,更是亚历山大。挑战父亲,挑战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参与力,这个课题,真的很难。父亲应该也想陪孩子嬉闹,父亲应该也想陪着孩子做作业,父亲应该也想参与孩子成长……经济压力的压迫下,父亲的参与终究还是中国式父亲参与。
想想我儿子是无比幸福的,尽管父亲疲惫,也给孩子留些时间;尽管父亲流泪,也给孩子笑脸;尽管父亲几年间新增近半的白发,还是孩子的阳光。先生,您辛苦了!
在这父亲节来临之时,略有些感想,真希望孩子们能更多的拥抱父亲,体会到父亲的爱;更希望中国式父亲放下包袱,参与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