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取三脉”指的是,不同的邪气侵及人体不同的部位,临床针刺时,当取不同经脉上的穴位予以治疗。
比如经文说:“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这里所谓“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的意思是说,不同的邪气侵入人体,其侵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比如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就大多先在头部发病,所以说邪气在上。
继而“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文中“浊气在中”的意思是说,人食水谷,都是先注入于胃;胃消化水谷,再经脾的吸收和运化,将其中的精气上输于肺;并借着肺气的分布输送以供应全身。至于其中的浊物废料,则流于肠胃,最终通过大小肠排出体外。如果人体不能适应自然寒温的变化,加之饮食没有节制,那则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作用,并最终导致肠胃发生疾病。所以才说“浊气在中”。
接着经文又说:“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日清气在下也。”本条“清气在下”的意思是说,清冷潮湿的地气如果侵袭人体,则大多都是先从足部开始发病,所以才说这是“清气在下”呢。
另外还有几条临床针刺禁忌,需要在此对医者予以郑重告诫,万请切不可漠视之。
第一,“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此句意思是说,邪气侵袭人体上部,多在头部发病;临床针刺治疗时,则应根据外邪所侵入的经脉而在头部取穴,以此使得邪气随针外泄。
第二,“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此条是说,如果要使滞留在肠胃中的浊气外出,针刺治疗时,则就应取用中土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予以治疗;足三里乃土经土穴,土经大主之穴。
第三,“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此条意思是说,邪气在表浅部位的疾病,不应当深刺;如误用深刺,反会使在表之邪气随针内陷而深人体内。所以才说这是“反沉”。
第四,“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此条说的是,人体之皮、肉、筋、脉均各有一定的部位,每个部位也都隶属于所对应的固定经络;而这些部位,则都是各自经络出现证候时的主治所在。
第五,“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此条意思是说,如果病在内脏而导致五脏之气不足的疾病,医者针刺治疗时,却反而用针去刺五脏;这种于各条阴经上采用泻法猛泻其气的做法,就会使得人体五脏之气泄尽而造成死亡。
第六,“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兰阳之气,令病人框然不复也。”此条意思是说,临床针刺时不问病之虚实,只一味地在六腑的三条阳经上取穴尽泻六腑之气,那么则就会使病人形体衰败而不易恢复。
第七,“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此条“夺阴者死”的意思是说,针刺时如果取尺泽之寸的动脉,即肘上三寸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此穴乃五脏之阴气出于之所。针刺时如果于此穴连泻五次,则就会使五脏阴气泄尽而死亡。继之“夺阳者狂”的意思是指,针刺时如果误泻了三条阳经的正气,那么则就会令阳气耗散而使人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