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五一节,在家中几天时光,拍了春夏之交时的老庄。遗憾的是,手机承载不了老庄的沧桑,照片终究被遗弃了。但两年前写的文字依旧保存着。
春夏之交时的浓绿,掩不住老庄的沧桑和落寞。弓身踏进历经百年风雨,承载着三代人过往岁月的老庄门槛,半是新绿,半是荒芜。驻足,封存已久的过往,一幕幕,瞬间奔涌而来。 但看院中的空地上,母亲在春天时光里翻土种上的菜籽,今之夏天到来之际,绿油油的葱苗和韭菜点缀在半是新绿半是荒芜中。绿枝延伸进老庄的围墙,簇拥着沧桑的院舍。
曾经,在这里住过三代人。爷爷一代,父辈一代。关于老庄的起源,不曾得知,没有问过父母,也没有问过已经去世了五年的爷爷。
爷爷后来在半山腰打了庄,老庄就留给了三爸一家住。后来,五爸和六爸也相继在爷爷新置的庄旁边的地里安了家。大伯在村阳坡面的山下置了庄。七爸和爷爷住在一起。
后来,三爸一家搬到兰州市去了。父亲和母亲带着幼小的我们姊妹三个,从山上下来,搬进了老庄。
2002年夏天,我上初三。远在金昌市的父亲汇来钱,在六爸的主事下,母亲付出辛劳,庄间人帮工,历经几个月的时间,在老庄前的荒芜的园子里筑起了新庄。到今日,较之老庄而言的新庄,也有16年的历史了。
话说,破旧的上房左边,有一间破旧的房,用来装牲口吃的草料。其旁的两间旧窑,用来装杂物。上房前,数步之对面便是圈舍,断断续续养过几头驴子。上房右边现已废弃破旧的一间房舍,在我小学到中学的一段时光中,是家中唯一的上乘之房,住人和做饭都在其里。
老庄里有一不高而平坦的土堆,其是昔日的南墙在一个午后的黄昏里倒塌而成的。多亏上苍保佑,当时和妈妈,弟弟,姐姐,正坐在那堵院墙之下纳凉。差一点,就被突然轰塌的这堵庄墙埋住了。庄墙是上世纪那个时代里高筑的土墙,是用黄土一层层夯起来的,厚实而高,有着老堡子的身影和感觉。
两年前的五一回家时,老庄的墙已是绿色的苔藓满布,历经百年风吹日晒的墙土,满是沧桑颓废之感,犹如暮年老者的脸庞。近年,国家推行宅基地确权,见证了百年风雨时代变迁的老庄,承载了三代人欢声笑语喜怒哀乐的老庄,在新时代终于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名片。
之前,母亲在老庄里种菜,守护着她。自去年以来,一把铁锁封存了老庄里的四季影像。
老庄依旧在,爷爷已故五年。爷爷的坟埋在了村西边的阳坡半山腰上。隔着一马平川,与老庄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