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已经播出很久了,最近才抽出时间看看,然而我并不是什么大忙人。时长将近三小时,我一路坚持下来,这对于我这么浮躁的人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
其中有一幕:“消音器”查尔特要上台演讲,便找了图书馆馆长帮他写演讲稿。馆长问他“服务”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管它什么意思,背下来就好了。后来主角之一的兰柯偷偷地将他的演讲稿改了。上台之后他声情并茂地说校长是个压榨者,我们的压榨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说教育长提供大量的咪咪、赞美屁……当然,观众看了都觉得无比搞笑,查尔特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搞懂具体意思,以至于闹出很多笑话。由此我却想到了我这十几年来受到的教育。
从入学到高考前夕,似乎只有一个中心思想:考上一所好大学。方法似乎只有一个:记住老师讲的,懂不懂无所谓,能背下来就行。目的也只有一个:拿高分,占一个好的名次。最后,家长与社会也只看你的学习成绩、名次与学历。间接的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
这就产生了很好笑的现象,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只是纸上谈兵,连最简单的口语交际都做不到,要是偶然间听到有人在用英语对话就会感觉人家太厉害了;学生只知道拼命向前赶,通过记忆记住所有的题目,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最后终于功成名就了,回头想想,好像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了。但是真的会学习吗?到了大学,没有班主任为你规划,你知道往哪走吗?
观看现在中国大学的普遍现象。所有压迫一朝解放,好了,放开了玩。说实话,你玩出质量了吗?你是玩游戏玩出名堂了,还是其他方面玩的顶呱呱了,只是在瞎玩;期末前一个月或半个月不舍昼夜的背书只为不挂科,这都是好的,更有甚者年年挂科,四年也就那样混下来了。
当然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在大学里奋斗的也大有人在。我经常在简书大牛的评论里看到类似这样“真可怕,你都这么厉害了还比我能奋斗”的评论,看到这种感慨,我还是不发表评论好了ㄟ(▔ ,▔)ㄏ很多人脱离了高中老师那样的“领导者”,似乎不会学习了,上课不知道怎么听了,充沛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利用了。于是浑浑噩噩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
主人公兰柯,他公然挑战校长的教育制度,从不死记硬背,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朋友的一句话,他说盐水可以导电,这是我们初中就懂得道理,但是只有兰柯将它运用到生活中了。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就缺乏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常常将知识与生活分离,完全扭曲了上大学的原始意义。更缺乏创新精神,会的只是照本宣科。
前段时间莫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真是轰动一时。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诺贝尔奖已经很多年与中国不挂钩了,所以这么轰动。这种从小便压抑天性的教育真的很难出个创新型人才。
但而今的大学生现象却不能说是中国教育导致的,只能说大多数人选择安逸、得过且过,好像都是道家的粉丝。在最好的年华,为什么选择安逸,真的是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