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杭州认识一个同龄,她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杭州,出生、小学、中学读完考取本地师范,后经人介绍进入当地县级检察院工作。此人较为开朗,与人自来熟,言语得体,知进退。虽然年纪相仿,但可能是性格原因,也可能是工作性质使然,给人以跳脱而又稳重,亲切而又冷淡的感觉。
同是杭州此行,后座一个姑娘,深圳出生,读完高中去珠海读大学,两者虽异市,却十分接近,所在大学也是粤人居多,勉强也算同一个地方。大概父母是移民的缘故,此女不似深圳女外向活泼,透着一股子南方姑娘的内敛秀气。
简单的杭州二日游,却遇着两个在同一个地方从小待到大的人,也是巧。我本人是内地出生,于深圳读大学,后来上海,虽然自身没觉得这个过程会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但之前和一个武汉读大学的同学聊到性少数时,可感觉到双方意见相去甚远,不评判谁高谁低,起码可以知道在不同环境下人是会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虽然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信息传递于毫秒之间,然而当地文化环境与社会舆论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个人的价值体系,而个人在收集信息和接收信息时,是会倾向于自己熟悉、能够理解的内容的。另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这种倾向会进一步扩大,因为信息过多导致筛选障碍,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接受能够理解的和熟悉的。
当然,当一个人活在自己认为最好的状态下时,这个体系自身的好坏并不会影响个人的幸福度。借用网上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只是井口的直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