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业单位的朋友,做了十几年的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厌倦了,想做点别的,可是又不知道做些什么?
我问他“你的职业生涯都有十几年了,怎么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呢?”
“嗨,一入职就干这个,谁知道一做就做了十几年呢?”
一开始我会帮他做一些职业规划建议。可是,他从不行动。他的“不行动”行为反过来开始影响他的态度。他会为自己“不行动”行为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果然,他找到了。他说:我们这种事业单位,熬资历好比就是在挖金矿,再坚持一下就要挖到了,我怎么能轻易离开呢?何况,我自信认为比身边的人更聪明,也挖的更努力。
于是,他开始享受这份“厌倦了”的工作。
心理学研究发现,态度往往不能决定行动,反而是行动有时候决定了态度。
我看到大量的职业人在自己的工作圈里寻找着各种舒适的理由。
人们总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但却不曾因此受到鼓舞而立即投身行动。
是社会适应你,还是你去适应社会?
踏入职场,有人过来教导你要去适应这个社会:适应性,是最大的生存。他抛出一个充满价值认知感的问题:是社会适应你,还是你适应社会?
“我这么渺小,当然是我去适应社会了”,你乖巧的回答。
“那你想怎么适应?”
“熟悉社会的运行规则,并按社会的规则办事”。
“然后呢?”
“然后在规则下,获得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矛盾了呢?”
“优先社会价值”,你得意的回答。
这种对话,秀了一通智商后,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社会是什么?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比如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人与人的联盟。小到机构、大到国家等组织形式。
在职场中,某个公司的生态就是它特定社会生态了。某个行业生态就是这个行业特定的社会生态。
然而,社会可以是一个不断延展的概念。谁也无法代表社会。职场生态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部门都存在巨大差异。那些达成共性的职场规则,也只是在说有相对宽泛的适用性而已,但无法通识一切。
所谓的社会价值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捉摸不定的。你在一个部门工作,可以把实现部门利润最大化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如果你部门只是为了其他部分服务的,那么你只有将自己的服务价值做到最优化。可是部门价值还得在公司整体价值上考虑。比如公司今年要在某个市场领域发力,其他部门就需要配合删减投资预算。这么说,你是要实现部门价值还是要帮助实现公司价值?即便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了,你还需要考虑行业趋势的整体价值(如果你已经到了行业战略层级思考的水平),这些可以不断延展的价值认识,确实变得越来越抽象。
可是,你的个人价值是非常具象的。你可以总结出很具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价值体现。比如说薪水在同行的水平,工作的满足感,工作和生活的协调程度等等。
用一个很具象的个人价值体系去匹配抽象的社会价值体系,有没有可以品牌的标准呢?
在职场生态中,这条标准就是你的职业理想。
锚定你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职业理想会由朦胧变得清晰,由幻想变得理智,由波动变得稳定。因此,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孩提时代,想当一名科学家,长大后却成了一名教师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职业理想最终会趋于稳定,那么有人会很早的确定下来,而有人似乎穷尽一生都还在寻找。
当职业理想被锚定之后,在面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矛盾时,你就会不再无所适从。
那些早早就坚定了自己职业理想的人,早早的就锚定了职业目标,通往那个目标的时间就会富裕很多。如果努力程度是和时间程度成正比,那么这类人的努力就要多得多。然而,你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多。代价程度也是和时间程度成正比。
当你面对和社会价值相矛盾时,代表社会价值的那群人就会试图攻击你的个人价值。
华为的狼性管理和加班文化由来已久,当十年前副总裁李玉琢因家庭原因向任正非提出离职时,任正非的反应竟是“你为什么不离婚?”。李玉琢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这段请辞的故事:
任正非又跟我谈了一通华为的未来发展以及他个人的想法,也评价了我的人品和工作:“我们对你的人品和能力是肯定的,你在华为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打断了他:“任总,非常感谢你谈了这么多,但是我不想拖累华为。另外,我爱人又不在身边,我已经七年单独在深圳。”
他说:“那你可以叫你爱人来深圳工作嘛!”
我说:“她来过深圳,呆过几个月,不习惯,又回北京了。”
任立刻说:“这样的老婆你要她干什么?”
我说:“她跟了我20多年了,没犯什么错误,我没什么借口不要她。”
李玉琢事后感叹,很多人在进入华为之后,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文化,发展到为工作废寝忘食,以办公室为家,任正非本人就是这样。然而健康是第一位的,他认为不能再不管自己身体了,除了工作,还得由家庭。于是,他下定决心,辞职回到北京,和家人团聚。
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当李所面对的个人价值和任所代表的社会价值产生了矛盾,任甚至会攻击李的婚姻。
如果说华为这个故事有些极端,在很多公司很多部门都会有类似挑战发生。代表社会价值的那群人往往忽视了你的职业理想,而直接攻击你的个人价值。
不要成为了取悦者
面对这样的攻击,你会怎么办?
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妥协,迎合,成为了一个取悦者。
网上流传一个漫画,一对夫妻骑驴的故事。无论他们试图去满足所有的人要求,可是无论怎么做,都会被笑话。
同样在职场里,你根本无法取悦所有人。你的同事,上司,下属,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挑剔你,笑话你,嫉妒你。你会感到沮丧吗?那你就陷入了取悦他人的漩涡。
临床心理学家海芮叶·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的《为什么你那么想取悦别人》指出:没有办法对别人说不的人,被称为“取悦者”。习惯性的取悦别人,是一种强迫行为,取悦者对人际关系有不正确的假设。例如,别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让别人感到失望或受挫。这种取悦倾向常替自己带来莫大的压力,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情绪失控、身心失调。
迎合他人,看起来是一种代价最低的处理办法,然而心理和生理的代价却更大。真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那么不迎合,你怎么办?
举起你的职业理想,它是你免受攻击的防护盾牌。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
理想犹如信念,没有人有权利来攻击它。除非你自己忽视了它的价值,主动放弃思考了。
职业理想,能给你带来什么?
它能指导并调整着你的职业行为。当你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当你碰到困难和阻力时,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你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
职业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比现实更美好。为使美好的未来和宏伟的憧憬变成现实,你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行动去为之努力奋斗。
它能让你面对各种社会价值攻击者时,能坚韧不拔,不被打倒。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并且要做好捍卫它的准备。
--end--
作者简介:曹涛,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网+文化、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