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倾听与发问,这周一直在与儿子的互动中觉察。
周三周四是孩子们四月月考时间,晚上儿子告诉我,他这次月考准备打零分,因为如果这次打零分,下次如果考200多分就全是提高的。
我的旧模式马上出现,开始给他讲道理。怎么能打零分呢?考试一方面是对你以前知识掌握的检验,二是对你考试态度和行为的检验,在无数次的考试中你才养成良好的考试行为,比如考试时携带好哪些东西,做好哪些准备。
怎么能打零分呢?这句话一下子将孩子的话否定,与孩子站在对立面。可不说这句话,直接说下面的。所以儿子说,我要打零分。
周四晚上,考试结束,儿子告诉我,他的语文只打了82分。(儿子的这个“只”是我当时没听出来的,说明儿子还有信心考得更高)我打趣他说,你不是说打零分的吗,怎么打了这么多,我发现是有史以来语文考得最高的一次。他说,下次考零分。我告诉他,不管你是考零分,还是80分,还是180分,你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都会爱你,不会因为你打了高分就爱你,打了低分就不爱你。
后来,问儿子,你那天说要考零分,是什么用意?....儿子没有做声,我问,你只是说说而已,让妈妈不要期望过高,是吗?儿子不置可否。
在这个事情上,我没有看到孩子说这话背后的需求,一下子就到了问题上,我成了问题的制造者。其实孩子只是想证明自己学习后的进步。第一种,我可直接说,你准备考零分,如果下次考试达到200多分,那你就进步了200多分(用孩子的话重复)。第二种:如果下次考200多分,与零分相比,你就进步了200多分(重点在强调下次的进步,上一句在强化孩子考零分)。看来,你准备开始大搞学习了(将他引到未来)。听你这么说,我非常开心。(说感受)
我反复多次提到零分,其实无形中在强化这种行为,很有必要用正面行为去替换。
回顾知识点:对方想表达什么?我们该听什么?1.听内容;2.听情绪;3.听对方的需求与动机。
如何听内容? 1.用描述的语言表述出来。最好省掉人称代词主语你或我,无评判。如,你看地上到处都是玩具——有指责之意。如,地上有一地玩具,你说怎么办?——仅是描述所看到的,没有评判。 如果用对方的语言直接描述,会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听。
2.给反馈,确认听得是否准确,让对方感到你是认真听的。
3.在这件事中我的感受是什么。如,我感到你有些委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