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打算日更以来,我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每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接触到的人,或者读到文章的文章,它们总是刚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让我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我每天的思考,让我去思考这背后暗含的意义和价值,也因此,我每天的生活更加清醒、理智,我会常常能跳出自己本身的视角,以第三人的视角,或者说飞越我自己生活的场景,俯视自己的言行、情绪变化背后真实的原因的在哪里。
比如,今天中午刚好看到许戈辉和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关于中国孩子教育问题的访谈。陈教授说,中国的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更倾向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而教育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有何不同?我喜欢做什么,并通过思考和行动去实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他举例说,有次他从中国大陆招录了一名访问学者,期待和这位学者一起就经济史方面做些资料系统整理,结果让他大出所料的是,这位学者来耶鲁后,一口气报了16门关于戏剧表演的课程,而大部分学生一般最多一学期报6门课程。后来一交流才发现,因为这位年轻学者本身对戏剧表演很感兴趣,但是出于对父母的尊重,以及对未来就业及薪酬的考虑,于是学了经济学,并从事了相关的研究和工作。陈志武教授没有阻止这位年轻学者的兴趣爱好,而他也很受耶鲁戏剧教授的欢迎,从事他喜欢的事情,他做得非常好,也非常绽放。可是,陈教授说,很遗憾,这位年轻学者结束他一年的访问学习后,回国后依然从事自己并不太喜欢的经济学方面的工作。他说,中国、美国、印度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学生埋头学习,平时表达很少,也很少给老师同学、公司领导留下太多印象,而印度学生则不同,很爱提问,在学校给老师同学留下的印象深,而且担任全球世界500强企业CEO的人数很多,中国的学生打工或者说做具体工作很不错,但是做创造性或者领导性的工作比例比较少。
对于陈教授的访谈值得我们自身思考(我们是否也如那位年轻的学者一样,勉强从事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也值得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确常常认为孩子“乖”“听话”“孝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辨能力给抹杀了。他说,试想每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迎合父母或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比如,大部分人认为做投行,从事金融工作是好工作,于是孩子们可能就放弃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去学金融,从事相关的工作),那么一定会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是好事,对个人而言,也更容易快乐和幸福。
临近下班时,好友发我一张图片。内容如下:
我一看就觉得乐了,它与我中午看到的访谈有特别多共性的地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有自己发自内心的小爱好,活成自己的喜欢的样子。期待你也能如自己所愿,如果没有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现在学习的渠道很多,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小爱好,甚至可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我发现当自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与喜欢的人交往,你内心的幸福感很容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