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舍友聊到夏雨这个演员,自己记错了,说他演的《盗墓笔记》不错,当时也没人说什么,结果过了几分钟,一个舍友洗漱回来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 : 我说怎么觉得不对劲呢,夏雨演的那是《鬼吹灯》,不是《盗墓笔记》。话的内容没什么,但是语气愣是让我听出了指责之意。我下意识回了一句,就是《盗墓笔记》!然后就听见那人以一种非常明显的不耐且咄咄逼人的语气重复了一遍 : 《鬼吹灯》!这回我就隐隐地有些火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更大声地道 : 《盗墓笔记》!结果这时另一个舍友声音不大地说 : 小K,是《鬼吹灯》。我愣了一下,突然心里觉得有些慌乱,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是如果我承认我错了那我之前的争论不就显得很可笑吗?所以我只停顿了几秒,再次大声但明显声调有些不稳地说了一句 : 我当时在影院看的就是《盗墓笔记》!说完了,我就生气地去了厕所,等回来后,也不知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总觉得宿舍一下子安静了不少,谁也没说话了。
说实话,在去上厕所的路上我就已经开始后悔甚至唾弃自己了。不就是谁演了什么吗,屁大点事,我干嘛要搞得一副誓死捍卫真理的模样去争个高下呢?再说了,争赢了我又能如何呢?别人会给我颁个奖么?反之亦然,我就算错了也不会少块肉,也不会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思想有偏差啊,可我干嘛还特有劲地伸着脖子和别人争啊?
于是冷静下来后就分析了一下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中去,我发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当时的重点放在了他人不太友好的语气而不是话语的内容上;其次是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声音,我心里有些微的不爽同时又不敢承认自己错了。归纳起来就是,我陷入了“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学现象,它的主要表现为 : 当别人身上出现问题时,我们会认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自己身上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归因于外部因素。反过来,当别人取得成就时,我们会认为他走了狗屎运,而当自己取得成就时,我们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因为别人反驳我所以不自觉地有了防御心理,只想着怎么尽快驳倒对方,挽回自己的面子,而一开始争论的核心问题却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了。这就是我后来反应过来觉得自己格局小,没有注重核心问题的原因。
其实,这种因为“基本归因偏差”而产生的习惯性防卫的心理很正常,几乎人人都有,因此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我们有这种心理而不自知,最后困入一个“自己犯错—那其实是别人的错—自己犯错”的死循环。
那么,如何减少“基本归因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呢?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就是对于与自己过去的认知不同甚至相悖的新的理念或是行为,积极思考其中有价值之处。
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不容易。这里就需要大家建立一个更加底层的思维 : 区分“我”和“我的语言/行为”。
还是拿我的例子来说,当我听到室友反驳我的答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对“我”的一种挑衅和不认可。然而事实却是她只是在反驳“我的结论”。“我”和“我的结论”明显是两种不同的程度,但我却把一件指出我的错误小事上升至不认同我这个人的高度,这就大大地混淆了“我”和“我的言语”了。
总结一下,我们总是喜欢什么都争个输赢的心理源自我们遇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本能产生的习惯性防卫,而又由于“基本归因偏差”这种心理基础,我们不愿承认自己是错的,反而将一切归结于外部因素。如果想要减少这种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建立“绿灯思维”,看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的可取之处。但在这之前,我们又先要认清“我”和“我的语言/行为”的不同,接受别人的反驳只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面对新观点是保持从容和冷静,不再被情绪左右,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