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身是对孩子的第一个诱惑,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头疼如临大敌,但提及自控力,往往形成了伪命题,因为一个人在环境下会发生潜意识心理影响而去迎合环境,真的能够始终由大脑理性部分行为的可以说极少数。
相较于未来面临更大的诱惑,如何权衡比禁止游戏本身作为机会教育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就像七宗罪中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
现实生活中有作为原始动物的食色性也的色欲 ,对于利益和源于比较的贪婪和嫉妒。
很多家长在过程中只是一味的选择性陈述事实或是做了潜意识的假设:游戏会使人沉迷,所以游戏对孩子是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游戏会影响学习。
却很少有家长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发现游戏的好处:团队配合+策略+决策。
其实游戏就是虚拟世界我们是如何选定的角色,而角色的行为和对别人的价值,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秒?
这样是不是看到了游戏之“恶”的另一面?不要说为什么孩子控制不了玩游戏。我还可以换句话说为什么有的成家男士(不绝对,没有引发群体厌恶的引导意图,别揣测),控制不住自己的精神肉体而选择出轨(明知不论道德责任和分离风险巨大还铤而走险只为那一秒的快感?)……
所以其实游戏本身没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是我们大概率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根本是游戏以王者荣耀为例为什么会令人上头?
因为它集好上手,多场景练习,等级奖品激励,商品化交易等手段激起一个人的求胜心,阶级感和社交需求。
但更深度的拷问:我们如何让孩子能够清晰的分辨虚幻和现实而不沉溺虚幻?
有多少孩子因为享受线上的成就而忽略生活本质带来的热情和好奇心的消磨?
这或许才是真的那么多家长和老师阻碍孩子们游戏的“灵魂拷问”。
站在事外看问题总感觉问题,粗暴解决也未必就不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只是我们太急,最好的教育方式我的认知(个人主观)永远不是说我“我作为过来人,我是爱你的,我是为你好,不要踩坑”
事实是你该跌倒的还是会让你跌倒,而看似捷径却早已偏离了方向。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能做的不是给予(知识和经验都不是永恒的),但经历却是。
有的家长说我不会玩游戏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不会玩游戏你有尝试去玩他最喜欢玩哪款游戏吗?为什么?知道他擅长什么角色嘛?游戏有遇到什么问题?还是说你只是在冷眼旁观?
学习本身也不是知识(而是对学术底层的敬畏之心)而是形成自主辨识元认知的价值,你知道为什么而学之后需要搭什么样的学习框架,如何补充哪些知识而不是一顿补习班的狂塞。
最重要的是你有多久没有学习了?(除去职业工作之外,你有多久没换脑子了。)
最好的方式是一起学习,一起交换感受,共同进步。
这一点不用说做到,是有多少人一直想做,却迟迟没做的。
最后引用依据不记得出处的话“一棵树最好的栽种时间是10年前,再有就是现在。”
就让游戏作为投石问路的那块“石头”,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