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天,王文忠老师在金刚美人群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问题找到他,想让他帮忙解决。他就在群里分享,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问题,因为身边缺少心软手狠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心硬手软,而社会上的人则是心硬手硬。
当时我也有些困惑,心软手软的人有没有呢?
后来经过琢磨,发现真的不太存在心软手软的人,因为这就是个悖论。
看到这个论点时,我就很想把他扩展开来说,但是一直找不到感觉。过了这么些日子,再看到这个题目,突然就想分享,如何做心软手狠的父母,为何要做心软手狠的父母。
首先,我们分别来理解一下,心软手狠,和心硬手软、心硬手硬之间的区别。
软,是柔软的软,心软,所以感受性丰富,能够与孩子和光同尘,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和感受;心硬,没有感受,只有思想,只有很多的规则意识和目标感,很多事都有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手软,不舍得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孩子一旦有问题马上就会上手帮忙解决;而手狠,就是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放手,懂得让孩子自己承担,该管理的时候也不能一味放纵。
心软手狠:给孩子爱,同理孩子的感受,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
心硬手软:不理会孩子的感受,不给孩子空间,担心孩子做不好什么都包办
心硬手硬:不理会孩子的感受,逼着孩子独立,恨铁不成钢
我们说一棵树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根,根深方能叶茂。而我们的孩子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内在的心是否充盈,只有内心充盈方能对抗外界压力,乐观向上成长。
内心充盈通过父母的爱和关注来实现。没有父母说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表达和传输却是一门大学问。我们不用把爱挂在口头,像有些父母说:我爱你才管你,我爱你才打你……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爱,是一种无言的感受,即使你一句话不说,我还是能感受到你的温暖,慈爱的眼神,温柔的相伴,这些都是爱最好的表达。你明白孩子的一颦一笑之间的内心感受,你能用生命去理解生命,即使不知道这一刻他到底为何如此,但依然相信他有自己的轨迹。陪伴着,不焦灼,不期待。
这个就是心软,柔软的心像流水一般,可以荡去尘埃和污物;柔软的心也像棉垫一样,缓冲跌落的重力,让伤害有地方安置;柔软的心还像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提供成长的养分,获取向上的力量
一棵树成为苍天大树,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能经受风吹雨打。我们的孩子同样需要生活的磨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压力自己抗,这些别人替代不了。从小孩子就需要摸爬滚打,不摔不伤的孩子,往往越大越容易受到更大的攻击和伤害。最典型的就是父母们害怕孩子摔着,所以在幼小孩子周围你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慢点,别摔着。”“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慢点慢点,你看摔着了吧,看你还乱跑。”小时候不让跑,还有些父母不让孩子爬,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自然就弱了,下一次一摔就是狗吃屎,轻点的摔破脸皮额头,重点的摔骨折。小的时候摔一下,并不会有大问题,顶多流点血疼一下,只有知道疼了才会在以后稍微小心一些。当孩子没有经历过摔疼,你跟他说会疼,他是没有感觉的,所以也不知道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我家娃刚两周岁,看到打火机觉得很有趣,一定要我打火,看到火又觉得很漂亮,要去摸,刚开始我有些犹豫,但是在他渴望的眼神里,我突然明白了要让他理解危险,就得去体验一把,所以就把火点上,他用手来火里抓了一把,手被烫起泡了,他哭着扑到我怀里。从那以后再也不碰火和烫的东西。当时我也很心疼,但是这一课,却上的生动,我也不再为他会被烫伤这样的烦恼所拖累。
烫,只是一个概念,当我们没有经历过,就像色盲没有看见过红色,你再给他描述红色,他都不能感知。所以只有真正的用五官去感受,才能变成体验,纳入自己的知识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孩子还处于幼年,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一定是孩子能够承担的,比如小的身体伤痛。而不是孩子还没有能力,就让两岁的孩子去打酱油。在孩子三岁以前,更多的都是身体体验,肆无忌惮的玩耍和接触新世界,让孩子打开五官通道,享受感官和世界的接触。
当孩子已经成长,让孩子体验的过程,就是去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困难,不着手去帮助孩子清理道路上的障碍,让孩子自己学会跨过、跳过、爬过。不用我们的经验去覆盖孩子的体验,这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心软:陪伴和关照,让孩子受伤后有地方可以疗伤,然后继续积蓄力量上路。
根深需要心软,叶茂需要手狠。如果你能分清楚这之间的区别,那么养育孩子自然就不是难题。
心,用来感受;手,用来做事。别做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