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164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美】威廉·贝纳德著,张玉译的《哈佛家训》第九部分《觉悟——朴实无华的光芒》11.《明天的树叶不会今天落下》12.《金钱怎样考验我们?》
《明天的树叶不会今天落下》
秋天落叶季节,一位小男孩的父亲交给他一项任务:每天上学前要把门前的落叶打扫干净。头一天刚打扫干净,第二天落叶照常落满庭院,有时刚扫完一会儿,又落下几片,总是扫不干净。
后来,男孩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好主意:扫地之前,先将树使劲摇晃,就可以将第二天的树叶也摇落下来。男孩儿兴奋不已,起了个大早,扫地之前使劲儿将院外的树一棵棵摇了又摇,累得满头大汗,但毕竟做了件让自己满意的事。
第二天,男孩高高兴兴的开门一看,院里依然满地落叶。可男孩还不死心,又去抱着树摇了又摇,但无论今天怎样用力,到明天清晨,还是会看到满地的黄叶,并且摇树比扫地还累。
父亲知道了孩子的烦恼,他告诉孩子,每天都会有落叶,今天只落今天的树叶,明天的树叶只能在明天落下。男孩突然大彻大悟。
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即使今天再努力,明天的事还会不期而遇。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对自己一生的负责。
《金钱怎样考验我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第一次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他发现风险决策后的输赢结果对人而言是不对等的,减少100元带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的愉快,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最在乎的是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
#.收别人的钱可以少收一角,给别人付钱时却不愿多付一分。
#有钱的人很容易成为守财奴,没钱的人却并不幻想成为富翁。
#一个穷人可能会一辈子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而一个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富翁,则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受不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了。)
#没到手的钱,很多人都不愿意伸手;到手的钱很多人又舍不得撒手。
#有时我们宁肯少挣100元钱,也不愿与人吵吵嚷嚷;但有时我们为了少付10元钱,却不惜与人斤斤计较。
#煮熟的鸭子飞了,有人可能要发疯;活鸭子从眼前飞过,人们却可能无动于衷。
#在这个世界上会省钱的人,总是比会赚钱的人多。
#如果没有那一笔钱,你可能不会觉得命运对你不公,如果失去那一笔钱,你就会觉得命运总是与你过不去。
#你可能为此惊奇过,如果你有一张百元大钞,10天后,你发现仍原封不动的装在身上;如果你有100元零钞,三天后,你发现竟在不知不觉中花光了。
#有钱的人想得是拿一分钱赚一分钱,没钱的人只是想怎么将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
#在消费环节,富人总是赊账,比如签单,而穷人总是付现钱。
当金钱拥有了流通和交换的价值功能后,就开始无情的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
有多少时候我们的快乐和痛苦,宁静和烦恼是由金钱作主的?这到底是金钱的可恶,还是人自己的可怜?
知道了这个心理学的原理,就不要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因为他并不属于你,只是由你暂时的管理和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