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疾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解读)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不一样,劳累程度不一样,情志也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吗?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恼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因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所以夜间远行劳累,都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往往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出于肾和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疾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一般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胆量和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累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各自的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之所以发生疾病,主要是因为对身体的过度劳累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今天学习了不同人经脉血气的变化。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