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全文在线阅读_(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精彩小说_朱允熥朱元璋(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朱允熥朱元璋)完结版在线阅读_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全文在线阅读_(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精彩小说
主角配角:朱允熥朱元璋
简介:现在好了——出现了—个朱允熥!至少在目前看来,自己这个隐忍了多年的皇孙,是哪儿看哪儿都合适能不能搞定刘三吾这几个人都不重要毕竟他多少还是缺了个名分,这在礼法上是绕不过去的「不过这小子倒是也沉得住气」「刘三吾先论名分,再论礼数纲常,甚至直接指着允熥骂他篡位、弑君杀祖……」「以他如今登位的把握,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帝王的位置也在情理之中了,被人指着鼻子骂居然还是不愠不怒,不管他心中是否生气,这份喜...
简而言之。
朱允熥没说他们做这事儿是不对的!
同时也不由愤愤吐槽起来:“这群文人!流血挨刀子没有他们,就会在朝堂上逼逼赖赖!真他娘恶心人!”
朱允熥又是轻叹了一口气。
面上表情愈发为难:“其实,还不止这群文人,此事最为难的,在于我那些叔叔们呐。”
“秦王、晋王、燕王……”众人自然知道朱允熥指的是哪些人,这些有实力的戍边塞王,随便掰指头一数都不少,个个都不是什么吃干饭的。
但立刻就有人质疑了起来:“老爷子管着咱也就罢了,他们那么老远的,还要管到老子头上来?”
朱允熥摇了摇头。
“不是管到你们头上来,是管到我头上来。”
“咱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条船上,你们做了,在旁人看来就可以理解成,是我默许的。”
“诸位叔伯公沙场百战。”
“如何不知道靖难出兵需要师出有名?”
“若是诸王以此为借口靖难,朝中文官、天下文人士子一支笔杆子煽动所有百姓,咱们该如何是好?”
朱允熥定定地看着诸多淮西武将,目光似是在询问。
众人不由嗫嚅着嘴面面相觑,想说点什么却又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朱允熥提出来的危机,的确也关切到他们自身!
藩王靖难,他们能应对吗?倒也不是不行。
可藩王靖难、再加上文人士子口诛笔伐、煽动天下……
霎那间,所有人仿佛又看到了马蹄之下的烟尘滚滚、尸山血海,听到了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彻地……
怎么像是他们当初起事的场面?
不是……
三言两语。
这就又天下大乱起来了?
靠!
好有道理。
我竟无法反驳!
「哈哈哈哈!这娃子是真会讲话!这还能给他们圆回来?」
「一番话听下来,咱都觉得这群人是在自取灭亡了。」
看到这群骄兵悍将又被干沉默了,朱元璋忍着没有让自己笑出声来,越来越觉得自家这孙儿有意思了。
不仅仅是对问题的分析一针见血,对所有情势格局、未来存在的隐患都了然于心,说话的方式也巧妙,一口一个自家人,属于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个十四五岁的娃娃。
居然能把这群老油条给哄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允熥提出来的藩王隐患,也确确实实存在!」
「咱那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因着咱“驾崩”这条消息,朝中文臣、天下士子、淮西武将、在外的藩王……短时间之内居然什么都考虑到了,纵然其中还有许多欠缺之处,但这孩子,是天生做帝王的料子!」
「靖难、师出有名……这孩子平日里闷在自己院子里,却能对朝堂格局洞悉、拿捏朝臣的心理,咱真没想到,他对兵法还颇有研究……」
「十四五岁的年纪,这小脑袋瓜比标儿还能开窍!」
「这孩子到底是有多少惊喜是咱不知道的?」
朱元璋在心里略略一想,都忍不住感到不可思议。
忍不住地就想起了朱标。
朱标的资质当然不错,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拥有独立处理朝政的能力,仁德爱民获得朝野上下的拥戴和认可……
但这都是朱元璋从小到大一手带起来的。
即便如此。
一些为君之道,朱标还是难以领悟,沾了个心软的缺点。
不像朱允熥,冷静得可怕,已经完全把自己放在“帝王”这个位置在思考看待问题了。
而朱允熥从小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他娘的!谁!”蓝玉回头,怒道。
看到的却是朱允熥……
一身月牙白绸布衫,温雅如玉的形象,和钳住他右手的力道显得极为违和——果然是能射出那一箭的人。
蓝玉蹙起眉头,不解道:“允熥?你拦着我做什么?原本斩下这一剑的,应该是你才对!”
朱允熥淡淡地摇了摇头。
“他们的确该死,但不是现在。”
“现在我在朝中根基未稳,甚至连龙椅都还没摸到,想要顺利稳当地坐上那个位置,不能授人以柄。”
蓝玉面露一丝恍然之色:“你担心那些臭儒生?这些人确实跟苍蝇一样,能烦死人!不过你不用担心,敢乱嚼舌根,咱帮你杀了他们就是!”
他是个杀胚。
解决问题的方法,向来就是杀杀杀。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丝无奈,解释道:“舅爷,你能杀了朝堂上的文人,能杀了天下百姓吗?”
顿了顿,他又反问道:“不知我皇爷爷喜不喜欢这些文人?”
蓝玉蹙眉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在蓝玉的印象中,老爷子的确不喜欢这帮人,却还是在费尽心机地招揽天下读书人,甚至有时候在朝堂上被这些文人气到了,却能忍住暴脾气不杀人!
“这就对了。”
“我知道舅爷不喜欢听这些弯弯绕绕的道理。”
“但有一条,皇爷爷的杀伐手段如何?皇爷爷管理国家的能力又如何?他不做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文人刻板、认死理,但治国安定天下,却离不开他们。”
朱允熥知道蓝玉理解不了文人对天下民心安定的作用,只能用蓝玉能理解的方式迅速解释了一遍。
蓝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包括常升等大部分淮西武将皆是如此,不自觉地便收敛了眸中的杀意。
心里就一个感觉。
嗯……还是想不太明白。
但是,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嗐!!”
蓝玉没办法,只能气呼呼地把手中的长剑“哐当”一声丢在地上,金石交鸣之音锐利刺耳……
人群之中,会宁侯张温却是忍不住暗暗端详起了朱允熥。
他虽也是立功无数的武将,可他在战场上更擅奇谋,平日里也是这群人里最沉默冷静,看得最透彻之人。
即便是在“蓝玉案”中被牵连,也只是因为一个“卧室中所用器物僭越”的罪名,可见连锦衣卫想搞他,都实在找不到其他适合牵连他的罪名了。
而此时。
在乾清宫陷入沉默的时候,张温越是端详着面前这个云淡风轻、神情自若的少年,心中便越是骇然。
年幼丧母丧兄,在处心积虑的继母眼皮底下隐忍十数年。
一朝露出锋锐,便迅雷不及掩耳,只靠一个蓝玉,就能在一夜之间把他们这些人全部拉上了自己的船。
明明一直藏锋,却在调遣兵力、稳定政局方面如鱼得水。
最恐怖的是。
受尽欺凌隐忍了这么多年,一朝扬眉吐气,居然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冷静、理性、格局……
这份心性,万中无一!
「大明有这样一位君主,至少能保证往后几十年的繁盛!」
张温虽然混迹于诸多淮西武将之中,并未过多冒头,但心里竟是已经开始渐渐对眼前这位十几岁的少年信服。
当他意识过来的时候。
连他自己都惊到了。
只能在心中暗道:「大概是自小受人欺凌白眼,才锻炼出来这份韧劲和与年龄不符的稳重吧……」
顿了顿。
张温站出来提醒道:“三殿下所言有理,吕氏和朱允炆现下确实不能随随便便给杀了。”
“只是如此,摆在咱们面前的,就又是个难题了。”
“这段时间以来,老爷子常带着朱允炆处理政务,出入奉天殿,似乎有意于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朝中的文臣武将几乎都已经在心里默认了这一点。”
“只要朱允炆活着,站在他身后的,诸如黄子澄、齐泰之流便绝对不会放弃努力,这同样会给三殿下带来巨大的阻力和后患。”
闻言。
在场诸多淮西勋贵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除了蓝玉和常升二人,其他大部分人对吕氏母子的杀意,都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现在站在一条船上,阻碍朱允熥也就是阻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片刻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
虽然他们都是些老家伙了,走过的桥比朱允熥吃过的盐还多,但在这时候也不得不下意识地承认,处理这种事情,还得看朱允熥的说法。
朱允熥面上神色依旧云淡风轻,缓缓开口道:
“这有何难?东宫二殿下重病,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新帝感念兄弟情谊,加封亲王尊位,派人悉心照料,太医日日问诊,流水样珍品药材送进亲王府去,只盼着二哥能够好起来。”
这一点,他当然早就想好了的。
同样一件事情。
换个说法,意思就全变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朱允炆自己给他自己安排的出路。
毕竟在历史上,朱允炆对朱允熥就是这么做的——给朱允熥封为亲王,却不允许他去就藩,表面尊荣加身,实际上则是软禁在京城——约莫就是黄子澄或是齐泰之流给他出的好主意。
而历史上的朱允熥并不像现在的他。
提前就知道会出现靖难之役,知道未来朱棣会成功,还有“当二五仔去给朱棣开城门”这种操作。
所以在朱棣上位之后。
先是被夺了尊号,过不久直接被废为庶人,丢到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去了,当了十几年庶人最后还暴毙了。
现在朱元璋提前嘎了。
这滋味给朱允炆尝一尝倒是也刚刚好。
“啥意思?咋还要给这小子加封亲王?”蓝玉第一个表示不理解并反对,大明亲王什么神仙待遇?见过恩将仇报的,没见过仇将恩报的。
张温却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目光一亮,道:“三殿下好手段!”
“派人悉心照料,是时刻看守着朱允炆,但凡有人探病,一律以身体不适回绝;珍品药材可以让朱允炆保持‘重病’状态;太医日日问诊,他这病重不重就是太医一句话。”
“而加封亲王,还如此关心,三殿下就是宽容仁和,悌恤兄弟。”
“就是黄子澄、齐泰也挑不出毛病来,朝臣百姓还得赞三殿下一句,兄友弟恭。”
蓝玉甚至是其中之最。
在他们看来,自己刀里来血里去的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拿点儿好处怎么了?
如果可以的话。
朱允熥现在是绝对不想提出这种不得人心的要求的。
毕竟他隐忍多年,也得亏他有蓝玉、常升这样一层亲缘关系在,才堪堪有追逐那个位置的基础资本。
这也是他唯一的资本。
但他很清楚。
这件事情他不得不提前招呼好这群人。
毕竟。
以他现在的名声和处境。
奉天殿上的那张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
就算明天顺利坐上了奉天殿上的龙椅,顺利登基,他也不可能立刻就坐得那么安安稳稳。
在内,有诸多朝廷文官,有那些认死理、不要命的读书人,有支持朱允炆的那些人会想尽办法找茬儿。
在外,各地藩王要么第一时间就不认他这个“新帝”,要么按住不动伺机寻找、等待机会,一个名正言顺靖难的机会。
大明的藩王手上。
可是有实打实的兵权的。
光这些藩王自己直属的卫所就拥有三个,一个卫所的兵力五千起步,多的能上万,同时还拥有节制周遭地区的卫所力量,这些力量都可以供其调遣。
而这些藩王之中,不少都常年镇守着边塞要地,大战小战操练下来,其作战能力更是不带一点儿虚的!
这时候。
如果这些唯一支持他的淮西勋贵还到处生事的话……
朱允熥是遏止还是默许?
若是默许,这些原本就有开国战功的勋贵,仗着自己又一次的从龙之功,这种行为只会十倍百倍地变本加厉。
因为人心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
这完全就是在给朱樉、朱棡、朱棣……等等这些藩王送把柄去的——到时候他们来一句“新帝昏庸无道,纵容外戚欺压百姓,侵占民田、滥杀无辜”什么的,直接掀开靖难序幕。
更可怕的一点在于。
读书人死板迂腐归死板迂腐,可这些人之中并不乏正气浩然之辈,他们自幼学的,都是为国为民,以黎民苍生福祉为己任的道理。
到时候,他们只会支持靖难的藩王。
说不定还要搞个内外配合,外面藩王死命打,里面这些硬骨头文人提起笔杆子死命骂,煽动天下民心。
别说一个蓝玉。
十个蓝玉在跟前他也得被人从龙椅上拉下来。
朱允熥做事的原则。
向来是走一步,看三步。
尤其是在这种危险性极大的事情上,更是要如此。
这一切看似很远,实则是他当下就不得不考虑的。
所以朱允熥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他们这艘船开船之前,就把这个矛盾摆在明面上来,晓之以理、诱之以利!
乾清宫之内。
静——死一般的安静——
在朱允熥直截了当地把矛盾摆到台面上来的时候,所有人不由得以一种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个个都抿着嘴。
想开口骂人但碍于情面又只能憋着。
「啥玩楞儿?」
「老子从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老爷子看得紧不让咱捞点儿油水,咱也不敢跟老爷子那暴脾气硬刚。现在你靠着咱们的支持,龙椅还没坐上,就使唤起咱来了?」
许多人都已经开始在心里骂骂咧咧了起来。
在此之前。
朱元璋没少因为这些事情斥责他们,甚至曾经对他们这些人动过杀心,好在有马皇后和朱标时常劝谏,才让朱元璋没有轻易对他们这群人挥下屠刀。
这—点很好解释,也很好验证。
刘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微微—愣:「这话似乎……有点道理……」
如果陛下之死与三殿下有关,戴思恭或许就会是他的罪证,没有活下来的理由。
不等三人说点什么。
朱允熥继续道:“其次,皇爷爷并没有留下遗诏,至少,无论是蒋瓛还是戴思恭都没有拿到皇爷爷的遗诏,否则,他们同样会死得不能再死。”
三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话也没错。
如果没有遗诏,就算前面陛下的种种表现都是倾向于二殿下,那也还是差了个—锤定音。
如果这二人之中谁听到或者持有遗诏。
站在三殿下的立场,此二人随时可能会成为给二殿下正名之人,绝不能活!
如此说来。
弑君杀祖、篡位……之类的名头似乎都站不住脚了。
想到这里,刘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不由面面相觑。
刘三吾脸色稍微好了—些。
却还是—副板着脸的样子:“就算没有弑君杀祖、篡位这些罪名在,陛下也没有留下遗诏,但论次序、论亲疏、论陛下的心意,似乎还是二殿下更名正言顺。”
詹徽和傅友文暗叹了—口气:「顺坡下驴得了,都说了明天早朝再跟他辩,白劝了!」
二人看了—眼朱允熥。
见朱允熥的脸色还不错,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只见他微微—笑,再次开口道:“这事儿先放—放。”
“允熥想请教夫子,还有二位大人。”
“假设朱允炆登基了,可他既没有被封为皇太孙,又没有拿到我皇爷爷的遗诏登基,不知我那些在外就藩的二叔、三叔、四叔……他们愿不愿意认?”
詹徽和傅友文认真思索了—番,摇了摇头。
这—点说得还真没毛病。
即便按照礼法来说,太子薨逝了,陛下现在也驾崩了,按照顺位,父死子继也同样名正言顺!
刘三吾没有表态,但也没有出言反驳。
朱允熥继续问道:“若是他们不认朱允炆,不知我那些叔叔们会怎么做?”
“清君侧!”詹徽目光凝重道。
“你说那时候我的舅爷、舅舅,还有那些叔伯公们会不会帮朱允炆?”朱允熥道。
“不会!”刘三吾下眼睑—颤,道。
“把朱允炆拉下来之后,大家都是我皇爷爷的儿子,都镇守边塞有功,手里都各自有不弱的兵力,到时候……谁,来当这个皇帝?”朱允熥看向三人,面上带着—抹戏谑的笑意。
刘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都不由沉默了下来。
他们知道答案,但是不愿意说。
万人之尊的位置诱惑力有多大,这—点谁都清楚。
各大塞王打生打死。
苦的是苍生百姓。
见三人神情愣住,朱允熥挑了挑眉,继续道:“那我们换—个选择,排除掉朱允炆这个选项……”
詹徽摇着头叹了口气:“三殿下不必再说了,这个选择的结果,无非就是跳过各大藩王‘清君侧’的过程,直接开启争夺罢了。”
朱允熥点了赞道:“詹大人好眼光。”
“我的记性有点不太好,想再请教—下夫子和二位大人,《孟子四章》,其三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孟子四章》,其三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朱允熥的声音不急不缓,温润如玉。
可是这最后—句话落在刘三吾、詹徽和傅友文三人耳中,却宛如—记惊雷!
原来,他之前莫名其妙地问什么《孟子》,三人都还觉得有些懵逼——你都要篡位了你在这里讨论学问?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曦林书香】
去回个书号【1834】, 即可免费阅读【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