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17日,我和学校4位年轻骨干教师一同驱车附南阳十七小学,共同参加“河南省第四届中小学高质量现场会”参观学习。此次学习之旅,有几点收获和启发,特作以下几点记录:
1.教育软实力是一个城市最闪亮的名片。
汽车下了高速进入南阳市区,起初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或者说有些失望。街道破旧,门面荒凉,没有高架纵横,也没有高楼林立,俨然没有主城区的靓丽风采。可当走进学校,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课程设置,精彩的体育活动展示,以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都让我们赞叹不已。看到他们从教师到学生取得的一系列卓越成绩,让我们一行人不禁对南阳这样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教育放在首位,把教育做好,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内核实力。而对于我们一名教育者,当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环境时,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外界条件的加持,不如俯下身去,用心去教好每个孩子,把教育当事业去深耕,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便是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表,也同样可以耀眼夺目、熠熠生辉!
2.把一件平凡的事坚持深耕下去,就能创造不平凡。
无论是从十七小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展示,还是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康永邦书记做得《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专题报告,他们对学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健康第一体育强身的教育理念,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创新,只有不忘初心地深耕。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扎扎实实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落实,把学生健康体魄放在首位,最终收获了健康自信的阳光少年,也收获了教育的硕果累累。
3.教研活动我们研什么?——辩课
此次参加了学校安排的教学教研活动,我们一行几人听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教研活动做得实,研得真。而反思我们的教研活动,备课、听课、说课、评课一样不少,但却缺了一个环节——辩课。什么是辩课?他是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教学重难点,疑点、困惑、问题,大家发表见解,展开辩论,在彼此的思维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真正促进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求让学习真正发生,而我们的教研也更需要让思维真碰撞。教学质量的提升主体在学生,而主导在教师。所以,希望我们的教研活动不搞形式,不要所谓的完美,教育的智慧恰恰是在不完美和遗憾中产生的。
每一次学习都是为自己的成长注入无穷的能量。在教育之路上,时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且学且思且行动,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