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了一件很正式的服装打算去一家公司面试。
哥们很不以为然的说了句,人长偏了穿啥也纠正不过来。我笑了笑继续整理服装、发型。
等我走的时候,哥们又来了一句,呦,终于今天像个人样了。
我还是笑笑没说话。因为无话可说。
我在面试之前看了一整天的服装搭配,尤其是对于应届生而言的。网上很多说太正式反而容易让自己拘谨,不好。
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一身正装,因为我的想法是,正装是尊重与稳重的典型代表,我感觉拘不拘谨在于我在学校学的知识够不够应对我即将面试职位,很显然也代表了自信。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知道他们与我的想法不同,我也认可他们的观点。因为,衣服合不合身谁穿谁知道。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我想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既然是读书分享,当然离不开“书”这个话题了。
现在的社会,任何资讯一旦被炒作起来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而这些资讯的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觉得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事件+价值。
事件+价值+传播=社会价值体系=个人生存状态偏向。
你可能不会因为一个人觉得某一件商品好就痛下决心去购买,但是你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差评而放弃购买你原来喜欢的物品,甚至你也开始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着那件商品。
对于许多新闻事件,许多网友纷纷评论,有的抨击,有的同情。但很少有自己独立观点的。比如道德绑架,很多人会有自己推己及人的,愤懑,我很少看到推己及人的同情。
很多人就人身自由言谈不绝,许多人就素质长篇大论。
我同情当事者,但我也有我的观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会宽慰当事人,同时如果我感觉愤懑了,晚上我是要检讨的。
最近经常在书店看到如果你怎么怎么样,你的人生将怎么怎么样,做人应该怎么怎么样等等,微信公众号这些东西不要太多啊。
如果一人直言导致所谓的群众盲从或许言过其实,但是三人成虎你却应该领会人言可畏了。同时社会价值观也就是这么形成的。
社会价值观和群众盲从价值观可以说是一个意思。
但是有时候我们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我喜欢复古的东西,我弟和我长辈们就说我跟不上时代,我不喜欢看电视,不喜欢淘宝,不喜欢电子设备。当然英雄联盟我是喜欢的,但是我只会玩一个英雄,玩了一千多局,他们又说我偏执。
然后我们就会不因为这些而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时感觉不自然。甚至改变自己的喜好。
不过这个也没什么,因为有的时候你确实需要改变,因为改变才能蜕变的。但是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做这些事情的原因,你要清楚做这些事情你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
我想起一门选修课《古代诗歌的人文追寻》了,我们的第一课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现在许多书籍都是为了价值观而写案例的,很少有为了案例去讨论人性价值取向的,有的书籍甚至看完之后是对读者没有任何启发的。当然写书的人可能有的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去分析而一概论之。
庄子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所以说当所有人都觉得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许多人已经放弃了思考。
人与苇草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人懂得思考,这也是人的伟大之处,如果人放弃了伟大,同时也就意识不到了渺小。
如果你喜欢一种颜色,哪怕别人再怎么不喜欢,你也一定要去选择它,因为我相信你们有你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