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屏东中学 鄢海珍
再读王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对里面的第六章 《学生本位课堂 》颇有体会。
1. 生成性课堂
书中提到,“所有教学与学习使用的素材都来自课堂生成,学生不仅是教材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 回想自己曾经准备公开课时,每每最焦虑的便是课件制作的不够精美怎么办?有些动画效果自己还不够擅长,于是花很多时间去制作课件,上课时,更多是一页页地按照教学的预设播放幻灯片。播放幻灯片并讲解,这其实不是生成性课堂,它反映的不是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而是教师带着学生按着自己的预设强行植入.比如学生说出的词与自己制作的幻灯片答案不同的时候,教师还是会引导学生接受幻灯片中的答案,这种做法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给学生带来挫败感,相反,如果教师能够走出预设,将学生的观点直接写在白板上,这对学生是种鼓励。陈蕾老师在生成性课堂上就很值得我学习,通过及时书写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看到教师的引导到位。
生成性课堂无疑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因为教师并非不需要对学生的思想预设,相反,教师需要的是更多种预设,并在课前更充分地研究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做出不同回答时教师能够淡然处之,灵活应对,并有效控制课堂,让课堂不至于被学生给带偏了。我想或许是因为生成性课堂可能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让很多老师望而却步,不敢在公开课场合尝试。但是,如果教师在平常的每节课都能够采用生成性课堂,那么师生之间就会有那种默契,真正到了公开课场合也能够自然生成,沉着应对。
曾经和一位导师交流时,导师告诉我他第二天要去外校上一堂课,我问他课件做好了吗?他说他不做课件,打算根据学生的做题结果,直接拍照,进一步交流发现他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多种假设,并对每一种情况想好了如何应对。公开课居然可以不用课件,我不禁赞叹。其实,导师采用的就是生产性课堂。一堂精彩的课更多依靠的是师生的碰撞,我想,我要学习的就是慢慢走出对课件的依赖,逐步实现更多的生成性课堂。
2.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课堂
教学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实施教学活动。说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学情分析。我曾经不把学情分析当成必做的教学任务,或者说我在设计教学时并没有把学情分析到位,学情分析过于宽泛,殊不知教学的设计要针对说教的学生,把学生教会,教懂,而不是教师把课上完。当我们去听一、三、附那些好学校的课时,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反应快,课堂容量好大。相同的内容如果放到我自己班,可能会需要两节课的时间。那是否有必要把相同量的内容强加到自己班上呢,我觉得没有必要。正如王博士 提到的“少即是多”,教学目的达成要与学生的接受力联系在一起。以我前段时间的一堂阅读课例为例,在导入环节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Dr Yuan?”, 当时我就近请了一位同学来说他的想法,可是那位同学是英语非常弱的孩子,他明显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所以起来说的内容并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时的我只好再花时间去引导解释这个问题的意思。我当时的处理就属于没有分析学情,没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因为我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学生的讨论就可以直接作答。后来我请教了英语组的另一位老师, 她告诉我这个问题有点抽象,不够具体,学生并不好回答。可见,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单方面思考。
书中指出,课堂转型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调动思考力的高效课堂,建立合作意识的 团队合作学习课堂,任务驱动的学生中心课堂。我将努力从这个三方面 入手,争取早日实现学生本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