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倡导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写随笔。
朱永新撰文说,他开了一个成功保险公司。保期:十年。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
虽是幽默风趣的玩笑语,其实是在鼓励老师们多动笔写作,因为写作太有益了。
可是好多老师,提笔艰难,有写作畏惧症,视写作是向虎山行,难迈步,难下决心。
其实大可不必,首先不要把写作看得那么神圣,一提起写作好像要流芳百世,要发表似的。写作就是为了备忘。远古时人类没有发现文字,想要记住一件事或一个数字就没有办法,后来就用绳子打个结表示1,两个结表示2,也有在树上刻印表示,这就是结绳记事。
在黄帝时期,有一位史官叫仓颉,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把各地发生的大事记录下来,原来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有许多缺点,因此他改用图画来记事情,但是天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每天忙个不停,也还是记录不完,而且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看懂他所画图的意思,因此他常常想着要如何改改才好。
有一天,仓颉在河边看见了乌龟的背上有着许多六角形图案,又有着一条条的花纹,他觉得这些线条有的像山脉一样,有的像水流一样,于是他高兴地大叫:“我明白了,让每一件东西事物都有一个固定的画法,再教给大家学习认识,这样一来,不是子子孙孙都能懂得別人所记录的事嘛。”
仓颉又想到把几个图案结合起來,就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事物了。随着后人的使用和改良,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了。
创造文字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记事,为了备忘。千万要突破畏难思想,很多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学历是很低的,如高尔基,沈从文,莫言,都是小学或小学没毕业,我们的老乡阎连科,也是高中毕业。写作和文凭无关,只要动笔写,写的多了就量变到质变,就写得漂亮了。《卖油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写作也是熟能生巧的事。
我现在每天坚持写1500字,从去年到现在写了372篇,40多万字。刚开始也很艰难,写的不仅短,而且搜肠刮肚,这就逼着自己必须去读书学习,自己去思考,去扑捉转瞬即逝的灵感,去总结每天发生的故事和曾经的人生阅历,觉得写作统领了一切,因为听说读写,写为最高境界,写作可以起到倒逼的作用。
写到现在,我的写作畏惧感没了,养成了天天读书写作的习惯,每天不做,反而很难受。而且越写越顺,文章像泉水一样从山涧流出来一样。回过头看看,这些文章中有很多精品,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如果不写,这些宝贵的财富就随风而逝了,多可惜啊。
新教育让教育者写随笔,千万不要当成负担,因为这是让大家记录自己,反思自己,成长自己,而且是捷径。苏霍姆林斯基、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这些大教育家,每个人都是天天写随笔的,没有天天写是成不了大家的。
前段时间,魏书生来嵩县还讲,他写了70多本教育随笔,现在69岁了还天天坚持。他把写作称为脑力体操和道德长跑。像锻炼身体一样,可以锻炼脑力,使自己聪明,抗衰老,不得脑萎缩,老年痴呆。写作也是毅力的较量,更是聚焦真善美的修行。写作就要联想和想象,需要思考,很锻炼人的聪明。
写随笔实际上很快的,一分钟能写30个字,一篇千字文也就40分钟。我的写作都是利用早上或者空余时间写成的,也就是四五十分钟时间,这样也可聚焦有效有益时间,让没有意义的事让路。
当你每天写一篇文章时,天天坚持,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你这是创造啊,写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啊,就如蚕吐丝一样,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啊,读书是别人的思想,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啊。
一天坚持你看不到成就,两天看不出,一年,两年之后,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别人会惊呼你的的进步,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大胆写吧,就当成结绳记事,锻炼脑力,与遗忘做斗争,不为功利,仅为认识自己,成长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