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到3岁的小弟弟和他奶奶之间的这样一桩对话。
奶奶:“你要好好吃饭”
弟弟:“为什么要吃饭呢?”
奶奶:“吃饭才能长高高,去学校读书学习呀”
弟弟: “为什么要去学校学习呢?”
奶奶:“去学校学习,将来找份好的工作啊”
弟弟:“为什么要找份好的工作呢”
奶奶:“因为要赚多多的钱吖”
顾名思义,我们从小到大被定义贴上标签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的工作。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的工作?而我们最终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还是为了赚多多钱?而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啥?
说白了,我们读书的目的无非不就是为了认清自己,为人民服务。
而赚钱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
世界上哪一份工作不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酒店餐厅里边的服务员,把客户当作宗旨,客户就是上帝,服务好客户服务好人民。学校的老师无非不也是为人民服务,给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服务于祖国的花朵,服务于人民。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无非不是在为人民服务,帮病人看病照顾病人,服务于病人服务于人民。
而我们最终读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成为老师,成为医生,成为科学家等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整个社会。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每行职业,每一个身份都是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而我们读书只是为了开拓我们的大脑,开拓我们的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身体不能到的地方,眼睛到了就行。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精神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学识。
在古代有句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我更希望女孩子应该博朗群书,知书达礼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内———何为内在?内在指的是有涵养有素质讲闻名说话懂分寸。
外———何为外在?外在指的是外边精容穿着得体,表里如一。
董卿无非不也是一个这样内外兼修的人,在她的书籍里面《做一个有才情的女人》写到,女人不仅要学会用清新淡雅的妆容、优雅得体的服饰展示自己,更要学会用知识来装扮自己。知识是女人的一种特殊而又高贵的美容品。有知识的女人通达、博学、独立、多思和智慧,秀外慧中,光彩照人。
张爱玲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如花,如花的女人应保持如花的容颜,如花的才情,如花的品质。因为当岁月流逝,容颜老去,伴随一生的只剩下内在的素养和气质。
有知识有涵养的女人比没知识没涵养的人更受人欢迎,更受人爱戴。
因为她们不会像泼妇骂街一样, 蛮横无理,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去和别人争辩,争得面红耳赤的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多读书,读好书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1911年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时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男儿当自强,所以男孩子也需要读书。
如果没有当时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又何来的改革开放,何来的新中国。
前段时间看了新出炉的《长津湖》电影,感触特别深。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在里面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辈要打,我们出生入死,为的就是不在打仗”
他们英勇善战,在寒冷的零下40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被冻成了“冰雕”。
这是多么的令人敬畏!如果没有前辈们的舍生忘死,哪里来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哪里来的的岁月静好。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那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了。
所以我们要读书,读书———不能让你发家致富。但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