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总要面对各种状况和难题。如果不会处理这些难题,轻则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重则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和命运。
在牛津大学,学生将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时所产生的各种障碍,理解为提升自我的机会,并主动地克服障碍、审视障碍,跨向下一个人生高度,而这样的精神在牛津大学备受推崇。
在《牛津式高效沟通》的书中,作者冈田昭人向大家介绍了5个黄金步骤,“准备”“思考”“组织语言”“表达”“反馈”,以帮助我们构建更加有效的交流策略,不仅能让我们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还能动员对方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去行动。
牛津大学的学生们一直在亲身实践着这个“思考与表达的过程”,并且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和存在感,用自己的力量开拓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图/网络
作者简介
作者冈田昭人是东京外国语大学综合国际学研究所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硕士。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是首位获得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日本人。在东京外国语大学拥有15年以上教学经验,主要面向日本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学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教育工作。
曾任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前副会长(现任理事)、留学生奖学金财团选考委员、NPO法人理事,以及全球化人才培养官方机构委员。
第一阶段:准备
首先,在沟通之前,我们也不能忽略做准备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需要做准备呢?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们只有在沟通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才能保证在高效的情况之下,达成我们沟通的目标。反之,我们则会因为对方不必要的搭话和岔开话题等行为,而忘记了自己沟通的目标,从而在沟通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并且还有可能最终达不成我们想要的目的。
那么,在沟通之前,我们又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图/网络
在作者看来,有三个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进行思想准备。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的思维方式。
2. 学习思考技能。然后,我们还需要学习4种常见的思考方式。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白思考方法中潜藏的一些陷阱,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入坑。
3. 构思表达中的关键点:时间、地点、人物。最后,我们要确定下来,我们想要沟通的话题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再把这些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合情合理的话题来进行沟通。
那么,在准备阶段,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们还能通过大量地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可以先从模仿开始入手。
先选择我们看好的榜样,总结出他沟通中所用到的所有的技巧、技能、能力。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模仿。
最后,通过反复多次地练习,我们就可以结合上我们自己的沟通习惯和方式,以及思维习惯,来整理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沟通交流方式。
图/网络
而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IREP的方式,来整顿思维,进行表达。
什么是IREP呢?
I是论点的意思,我们首先需要将自己最核心的“思考”和“见解”,以结论性的简洁形式表达出来。
R是理由的意思,而后,我们就需要为我们的这个核心观点,寻找能支持的理由和论据,以便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
E是例子的意思,我们不仅需要运用论据来使他人信服,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还需要给出具体的例子。
P是结论的意思,最后,我们也不能忘记,再最终概括总结一下,我们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以确认,我们的想法,是否已经准确地传达给对方。
图/网络
最后,作者还强调了,在进行表达之前,我们所需要做的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应当知道一些话术基础。在作者看来,只需要做到以下5点,我们就能完美地开启一个话题:
1. 讲话时尽量放松
2. 做好准备
3. 保持让人容易听清的音量
4. 确保用语浅显易懂,并且还要注意语序和逻辑
5. 要注意非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眼神的交流
在做完了以上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一场高效的沟通了。不过,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还是需要继续进行思考、输出、和输入。
第二阶段:学会思考,才能有所输出。
图/网络
1. 主动思考。
在作者看来,要想修炼自主思考能力,首先要先从4个技巧入手:
技巧1:从结论开始思考,才能得出独特见解。
技巧2:分析和把握整体情况。
技巧3: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技巧4:质疑常识和全新思维。
2.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和日常积累,是分不开的。只有当我们能有充足的知识储备的时候,我们才能在沟通中,在任何话题之下,都有话可接。
而在知识储备中,作者着重强调了,我们需要以“T”型结构,来进行知识的储备。那么,什么是“T”型结果呢?也就是,在知识面的掌握上,我们不仅需要有宽度,而且还需要有深度。
首先,我们需要先在我们自己的领域上有深度的研究,要专精。而后,我们就需要拓展我们的眼界,学习非我们领域上的知识。最后,只有当我们能把所有领域上的知识都融会贯通了,我们才能真正算是建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库。
第三阶段:大胆地说出,你想说的。
图/网络
那既然我们都已经做好准备了,下面,就应该进入表达阶段了。
在表达上,我们还需要让我们自己的语言,更具有逻辑性。而想让自己语言具有逻辑性,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金字塔”的结构,从总结说起,再一步步拆分,说到分论点,最后,再加上一句总结性语句,来概括我们的表达。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MECE表达法。
但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那么注重逻辑顺序。在书中,作者也介绍了一种“1分钟锻炼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给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再给自己1分钟的时间,开始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给自己太高的要求,只要自己能说出来就行。慢慢的,我们就需要给自己提高要求,让自己有逻辑、有内容的说出来这个主题。
除了这种提升我们表达力的方法之外,作者在书中还着重强调了,我们需要善于利用5W1H来构筑我们的语言,相信大家对于5W1H都不陌生,那就是Who,When,Where,Why,What,和How。
图/网络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表达上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向对方传递信息。
那么,在表达之后,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还需要对我们这次的表达,做一次反馈。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反馈,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这次缺在哪儿,下次需要如何改进。
首先,我们要梳理的就是,我们这次的表达,是否达到了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而后,我们需要反思的点是,在这次的表达中,我们是否把握了沟通中的具体情况,是否解决了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之后,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这一次的谈话中,学到了什么,能力是否有获得提升。
最后,我们还需要反省,在这次的表达中,我们是否遇到了任何困难、瓶颈、障碍,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突破这些困难、瓶颈、和障碍,以确保下一次的沟通能更加的顺利。
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