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0万以下的家庭,劝你别再给孩子报兴趣班!

现在每个孩子如果没有几个兴趣班,好像父母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出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只要父母觉得这项技能对孩子有用,自作主张就给孩子报,结果呢?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什么父母们如此执迷于给孩子报兴趣班呢?哪怕借钱也要报,原因有三点:


一  补偿心里

童年的我们总期待学习这个学习那个,父母由于经济压力全都否决了,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真的没钱,另一方面可能是父母没有发现我们身上的天赋,所以本就不富裕的他们更不想投资这些“不务正业的业余爱好”,在他们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是王道。


所以我们从小未被满足的渴望,长大后就变成了对孩子的补偿心里。


孩子可不能像我小时候一样,啥技能都不会,必须学习一些兴趣班,于是乎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就给孩子报了最少一两个兴趣班,就算借钱也要让孩子上,为啥呢?不能输在起跑线啊。


现在兴趣班的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逼着去上的,学不学的好先不说,至少孩子肯定不是自己愿意去学习的。


结果是父母威逼利诱拉着孩子去上课,结果可想而知了,孩子的时间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也打水漂了。


二  期待心里


现在估计没有兴趣班的孩子太少了,为啥呢?父母不允许孩子闲着啊,孩子闲着父母就闲不了了啊,何况别人家孩子都在学,咱家孩子不学点啥的话,岂不是一步差步步差了吗?


何况班里的孩子们都有兴趣班,咱孩子要是不学几样技能的话,等于在裸奔啊,在班上更加的没有竞争力了。


孩子们之间闲聊时再一比较,谁谁谁上了几个兴趣班,而自己什么兴趣班也没上过的话,心里难免也会有落差,于是吵着也要学这学那。


只要孩子说想学,有兴趣,那父母们绝对是花钱不咋眼啊,就这么一个孩子不给她花给谁花啊,报名!


于是父母和孩子们在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之间来回穿梭,不亦乐乎,似乎觉得孩子只要学了,将来就有可能异军突起,就算孩子在学校不是学霸也无所谓,至少咱还有这么多特长,以后不会饿着了。


可是这么多的兴趣班有几个是孩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呢?估计有一半都是父母做主选的,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放弃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父母不止希望落空了,银子也打了水漂。


赚钱不易。且花且珍惜啊!


三  懒惰心里


自己家孩子学了武术,就希望他变成武术冠军。学了舞蹈,也希望她变成舞蹈冠军。学了滑雪,估计想着孩子以后是不是会变成第二个谷爱凌呢?


妈妈们,咱们是不是想的有点太多了呢?(我经常就这样想),就算孩子能变成谷爱凌,那我们是不是先要成为谷爱凌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不是咱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龙和凤呢?否则,平常心吧!孩子是那块料将来早晚会发光的。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给孩子做个榜样呢?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做,让孩子看到我们努力的样子。


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她给我们养老送终,而是让她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父母的作用只是默默地陪着孩子慢慢长大,然后目送他一点点的远去。


不依靠老公,不圈养孩子,只做努力上进的自己,你优秀了,全世界都变了。


十八岁很好,二十八岁不错,三十八岁也很棒,四十八岁正在变得更好,只要皱纹不长在心里,我们永远风华正茂。


写在最后:


一切不以兴趣为前提的兴趣班,都是耍流氓!就算你家有矿,孩子的时间也有限,除非是他自己主动要求要去学习的,否则,别浪费钱了,把这钱用去投资生点小崽不好吗?


将来孩子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用那钱去全世界溜达溜达不好吗?既开阔了眼界又陶冶了情操,说不定还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爱好,一辈子很长,不是只有兴趣班那几年才值得我们努力。


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你永远不要去打扰他。”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养育一个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的“牛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