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中心任务之一是解释复杂的经济规律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某些人做这些某些人做那些?信息如何在人群中交流?决策又是如何做出的?这涉及经济的协调机制。
最重要的是市场机制,看不见的那只手。
它在产权确定的条件下,由价格调节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它像一个非常精巧的机构,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无意识地协调着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活动。它还是一部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万个经济主体的偏好和行为汇集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的经济问题。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
中国式众筹方法论里什么与市场机制最相像,当然是自组织、自管理、自成长。
关于自组织,杨勇老师的书中是这么定义的:自组织是指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则主动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产生分工合作,集体行动的需要,进而自定规则、自我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建设举步唯艰,人们什么都是分配的,干多了不多得,干少了不少得,人的积极性无法发挥,‘吃大锅饭’是最好的注解。
在市场经济时代,多劳多得解放了生产力,按需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个体尊循逐利原则,自动参与经济活动获取利益,同时也在为公众输送价值,整个经济活动自动良性运行。
在中国式众筹中,设定游戏规则,股东个人也是在组织中寻求利益的,要获取利益就积极参与组织活动,人人为获益参与活动,组织自然充满活力,形成良性运转。
社会经济活动中,人都有两种以上角色:投资者、消费者、推广者、服务者等等,每个人自觉投入经济活动,自我管理尽可能适应市场规律,以期获得更大成功。
中国式众筹股东选择要求投资者、消费者、推广者三位一体,人人平等,无中心无一把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人能力大小、公司实力强弱是获取利益的关健,但凡有野心的人都会自动自觉去学习,个人如此,各种经济组织也是如此,不成长则淘汰。
中国式众筹也是一样,几百个股东怎么管,设计一个相应规则,每个股东为了自己会争相付出,换取认可或利益,组织是健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