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丨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
改变是把双刃剑。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你在进行的改变是有效的吗?
改变的两个层次
一、内容的改变。
二、应对方式的改变。
“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
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回顾行为改变的课程内容
行为是如何被维持的,改变的困难在哪里。改变很难发生,是因为:
旧有的行为有它的好处;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用熟悉的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阻碍改变的心理免疫系统。
引发改变的一些方法,包括:
检验行为背后的规则;
积累一些小成功;
为自己制造改变的场;
激发情绪。
最后,辨析了无效和有效的改变。无效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当我们讲对改变的改变,也就是自我接纳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思维的领域。
改变不仅包括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思维的改变,人的想法和行为是相互促进的。
我的一分钟笔记:
改变是把双刃剑。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改变分为两个层次,内容的改变和应对方式的改变,只有进行正确的区分,才能真正达到改变的结果,运用第二序列改变法,可以区分你的改变是有效还是无效,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在改变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接纳,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我的感受:改变的背后,是对现实自己的不满,总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呢?让自己舒服的积极、正能量的状态,才是我的改变想要的结果。
我的行动:臣服于当下的状态,先完成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