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须弥山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奇鸟,相和而鸣。祈望东方,遥遥而见,岱渊踏空而来。行至山前,岱渊见这山垂直而上,无所曲折,不知该如何踏步行进。这时,远处传来一个空悠悠的声音:“目光所至,心境无垠。即所从来,该当踏步。”声音落下,岱渊空踩浮云,踏步向前,瞬即眼前金光万丈,迎着金光看去,佛陀安坐于殿上,他身放光明,背部端直,其身纵广左右上下,悉量全等。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头顶有肉,凸起如髻形,两颊隆满,鼻梁高修,眼睛广袤平整,两眉之间有白毫,双唇厚实宽阔,舌头广长薄软,牙齿紧密丰满如白雪。脖子丰莹修直,两肩圆满丰腴,手指莹润修长。足背高起,足底平直柔软,现出千辐轮相的肉纹。岱渊见到佛陀,缓步走向前,身旁众多尊者,菩萨,比丘端坐于各处。岱渊行至佛陀眼前,说:“佛陀,我遇着一个女子,我想牵起她的手,我想让她睁开眼睛看看我。我应当做些什么?”佛陀开口道:“世间所相,皆虚妄不实,流连非相,如何挣的无上正果?”岱渊说:“所有微尘都不是微尘,只是假名为微尘。你不是如来,你是观自在菩萨,你是罗汉,你是众比丘,你也是微尘。既然众生平等,那女子为何不可成佛,为何不能有一颗菩提妙明元心?”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岱渊说:“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未来已成现在,现在已成过去。随心而去,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自然而然。”佛陀说:“既如此,随心去吧,看能得否?”岱渊说:“还请佛陀开示。”佛陀说:“你口中那女子是个无心的,若要那女子睁开眼睛,若要牵起那女子的手,必得是大梵天送我的那朵金色婆罗花,这金色婆罗花是我教圣物,是天下至纯至净之物,见者安乐,刹那间 便可生出祥和平静的心,即送与你,该当以同等之物来换。”岱渊说:“佛陀,岱渊无有其他,只有一颗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心。可否一换?”佛陀说:“倒是可以一换,只是你这颗心于我,你的灵肉就不复存在了。”岱渊说:“万道归本,心起源一。万事万物皆由心所化,既有此心,何愁其他?”佛陀说:“只是这颗心流转生死,如何了脱,如何离苦得乐?皆是执念。”岱渊说:“我见她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不怨不恨。岱渊不以苦为苦,如何离苦得乐?”佛陀说:“既如此,迦叶你把金色婆罗花拿来吧。”迦叶尊者听闻,走向岱渊,将手放在岱渊眼前。但是,迦叶尊者手中却空无一物。这时迦叶尊者嘴角上扬,破颜一笑,手中出现了一朵发着金光的婆罗花。岱渊见到金色婆罗花那一刻生起欢喜的心,嘴角也微微上扬,从迦叶尊者手中接过了那朵金色婆罗。迦叶尊者说:“佛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岱渊看着金色婆罗花说:“如是,如是。”,随后向佛祖见礼,佛陀说:“不必行礼。”岱渊说:“打扰佛陀,失礼得很。”说完,岱渊手持金色婆罗花转身离去,佛陀说:“值得吗?”岱渊说:“我只是想成为我自己。”
岱渊回到方寸山灵台峰,看到那女子安坐在碧石上,便把手中的金色婆罗戴在了她的耳边。当金色婆罗簪入那女子的发髻,那女子慢慢吸了一口气,睁开双眼,现出清净的如莲花般的眼珠。岱渊轻轻牵起那女子的手,说:“心不变,道亦不变。万物一府,生死同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岱渊还未说完,像一阵风一样,消失于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