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慢慢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假期写了几本字帖,卓有成效,起码看得顺眼。之后对自己的字有点满意,课业又繁忙,懒得更上一层楼。
好友个个挥笔自如,毫端在生宣上晕开几载春秋,我实在羡慕。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就去做吧。不怕没成果,相信过程。
于是今早,走进了那间柳墨轩。拜师,濯手,系发,镇纸,研墨,提腕。
却不许下笔!先是转笔半小时,却不许摆腕,只练手指的灵活度。小圈到大圈,顺时针到逆时针,毛笔一点点滑下,重新提起。
机械重复,百般聊赖,心生不满。身旁小朋友正瞪着大眼看我,“耐心点啦,我们每个人刚来都要转笔转一整节课的”。我报之以微笑。抬眼,似火骄阳浩浩汤汤地洒进房间,窗外绿意盎然,蝉声四起,浮躁的心也融在墨香中。目光重新聚焦回掌下的动作,指尖泛着微光,指节清晰间,毫端在空中描出心湖的一圈圈涟漪,不再烦闷。
终于下笔。墨染白宣,一点一点晕开,连洇纸的规律我都想记下,体验纸墨交融的美感。轻提,慢顿,毫端如有轻功,飞檐走壁,屏息潇洒舞过,急速而平稳,复又顿笔,交上完满一弧,一横写就。一点点体味,每一横都有不同的韵味,或肥或瘦,或浓墨或枯水。再是组合,尝试写“二”“三”。看似笔画分散,并无交集;实则配合紧密,你舒我敛,暗含哲理。线条各有棱角,相嵌相容,无比契合,取得和谐。
毫端走,笔锋瘦,笙箫一宿且把暗香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此开始,书以淡泊,书以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