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7便秘的艾灸疗法

      饮食入胃,先经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形成大便。中医学认为,若津液不足症见排出干涩,粪便成块,味臭量少,伴有口臭,舌干口燥。气机郁滞特点是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肛门下坠,尊厕所后无粪便,或排不干净,肠张腹鸣,屁多,嗳气,脾肾双虚症见粪虚肠见,无便意,虽有便意排出十分艰难,排时汗出短气,不服泻药数日不行。

       便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大便涩滞,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均称为便秘。正常人肠道总蠕动每天发生3-4次,使粪便迅速进入直肠,当粪便充满直肠后,通过排便反射引起排便。便秘发生的常见因素有进食过少,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幽门或肠道梗阻,结肠张力过低,乙状结肠过度的和不规则的痉挛性收缩及腹肌,膈肌、提肛肌和肠壁平滑肌收缩力减弱等。


艾灸治疗取穴(主穴)

1、天枢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

【标准定位】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

【标准定位】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配穴:

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虚、太溪

气机郁滞加太冲、气海

脾肾双虚假脾俞、肾俞、太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