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走走,发现街上的老人不多。偶尔走过去一个也是形色匆匆,物件抱得满怀。晚上偶尔路过一个小吃街,发现经营者大部分都中年偏上,或者说我们所谓的“老年人”偏多一些。
想起在北京街头见过的老人,大部分聚集在一起,手里把玩着一对核桃,核桃润泽光亮,不知道磨过了多少时光;也曾经在潘家园,地处北京市东南角的文玩市场,听人从小核桃的品种、产地讲到它如何变得润泽光亮。
我不知道一颗生涩的核桃到底要磨去多少时光,才得以充分地展示它亮滑的物理属性。可不知从哪天起,有些人手中开始多了两颗小核桃,也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舒筋活血,预防疾病,他们开始害怕时光的老去;要么会经常给你讲故事,故事的来源是他们平时看的报纸和杂志。当你听烦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在训练自己的记忆力。
还有一些人从不敢老去,生活不至于疲于奔命,但也紧紧缩缩。过去没有抓住的时光,只能现在抱个满怀。他们行走于街头,经营着各个行当,屈服于岁月的仅仅是将保温杯里加上枸杞,将身体的酸痛和僵硬掩盖在一帖帖膏药下。
我们生活的从来就不是一个世界:有些人做着一些令你觉得可爱的小事与时间抗争,另一些人是生活不允许他们老去,他们只能适应,然后继续让自己活下去。
读到卞之琳的一首诗《一个闲人》:
太阳偏在西南天的时候,
一个手叉在背后的闲人
在街路边,深一脚,浅一脚,
一步步踩着柔软的沙尘。
沙尘上脚印也不算少,
长的短的方的尖的都有。
一个人赶过去了又一个,
他不管,尽是低着头,低着头。
啊哈,你看他的手里
这两颗小核桃,多么滑亮,
轧轧的轧轧的磨着,磨着……
唉!不知磨过了多少时光?
怎么说呢,看惯了老北京那一套遛鸟逗趣,我反而觉得那些认真老去的姿态蛮帅。就算佝偻了背,背着生活负重前行,也可以留下一步一个脚印。
没有在昨日今日认真年轻,那就在每一个明天认真的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