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读历史书,读到王守仁这个名字时,也不会多加留意,大抵只知道他发明了“心学”这个东西,提出了“知行合一”,让明朝哲学发扬光大罢了。
我曾浅薄地以为,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多数是迂腐读书人的象征,多半有纸上谈兵的赵括之行。
可我不知道的是,所谓“知行合一”,在王守仁这里,却真真正正是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着、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坚定……以及在诡谲多变、错综复杂的官场中的斗智斗勇、绝地逢生。
真理出自实践,在几千年前的历史风云中,就被应用在各种具体实际中。只可惜,历史书上对于伟人伟事的描述往往也只是几句话草草带过,实在称不上惊鸿一瞥,如若不课下博览群书,真真会错失了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
以此训诫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