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走进教室,很多孩子都在读书。小桐同学趴在桌子上,我知道,他又睡着了。
很久了,这个孩子老是嗜睡,有时是课上,有时候是课间,而且会睡得很沉,一副可怜的样子,让人心疼而又疑惑。
起初,我认为他是作业做得太晚了,嘱咐他晚上早睡,不要熬夜,他每次答应的好好的,我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这次,一大早就睡的这么沉,引起了我的重视和思考。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嗜睡不只是作业做得晚这么简单。
对于嗜睡,我有很深刻的体验。因为在我的青春岁月里,睡觉曾是我逃避现实的手段。
上初中那会,对学习不感兴趣,我胆子小,爱面子,又没有太多的方式来打发漫长而无聊的时间,我就不自觉的选择了睡觉的方式,这个方式既舒服又安全,即便是老师发现了,顶多也就提醒两句,而且还让人觉得是因为学习累,觉不够睡的,很容易引起同情,比起别的逃避学习的方式来说,这是最好的逃避方式了。
也许你会问,天天睡,睡得着吗?我用自身的体验告诉你,睡觉也有瘾,人在让脑子停止思考的时候,它可以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不只是睡得着,而且会越睡越嗜睡。
我的第二次嗜睡,是在师范毕业后,那时候,毕业没有及时分配,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像是肥皂泡一样飘渺虚无,那时就觉得一切迹象让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我又一次选择了睡觉来逃避现实的困难。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把自己睡得体型完全变得所有的衣服都套不上为止,终于得到分配的消息,我去上班了。之后,又用了很久的时间走出身体变胖的自卑。所有的这些都无人知晓,今天如果不是小桐这个样子引起我的思考和回忆,我从来没有想到要把它作为问题写出来。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敏感而深刻的思考孩子们的表象问题。比如对于孩子白天睡觉,我们只是觉得是作业多,晚上睡得晚,导致孩子白天嗜睡,真正的原因往往会让我们在自以为是的推测中被忽略掉。孩子也就得不到真正的有用的引导和鼓励。也许他们的青春就会悄悄的孤独的在睡眠中度过,他所拥有的唯一的青春就是睡着了的青春,这是可悲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真正用心做一件事,是不需要太多睡眠来补给的,即便是偶尔熬夜,也会让头脑保持兴奋,不至于白天睡觉。青春期孩子嗜睡的原因很多,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而自己又无法应对这些压力,所以他们就用睡觉来逃避青春期的精神疲劳和挑战。
我和小桐妈妈电话沟通,建议她监督孩子早些睡,一周后再看看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小桐能不能改变嗜睡的状态。我希望能够真正找到小桐嗜睡的原因,给予他有用的引导和帮助。
小桐同学是个内向的孩子,老实听话,不爱说话,不爱运动。我也建议小桐同学放松自己,打开心扉,避免精神紧张,学会排忧解难,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运动时间,增强体质。相信自己,相信青春岁月的美好,善于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每个人心里都必须住着一个孩子才能够真正保持童真,懂得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做老师和家长尤其需要把自己活回孩子的模样,用心用情,才能真正做好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是的,我们要懂得青春是首歌,这首歌不只是唱响美好,还低吟苦涩;青春是首诗,这首诗不只是抒写热情,还记录隐晦,青春的天空不只是艳阳高照,还会有风霜雨雪。每个真正经历过青春的人都会懂那份拔节成长的快乐和疼痛,懂得孩子,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也愿你们每个人在青春的路上都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无论是直还是弯,无论是深还是浅,都请认真走过。不要逃避困难和挫折,不要让自己唯一的青春岁月消耗在睡眠里。
醒来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