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景一
上次在酒店房间跟朋友聊天,聊的正欢,就点了份餐,接着聊。
没多久,听到门外有声音,估计是服务员到了,就开门看看,结果门口竟然站着一个机器人。然后开舱,取盘子,又给关上门。
机器人转身开走了,边走边说着话……
我们这群没见过大世面的乡巴佬上去调戏它,站在它面前想拦着,它一边说着“我正在工作,谢谢”,一边从边上绕过去了。
等电梯,进电梯。惊得我们下巴都掉地上了。
2、场景二
话说现在银行的业务也不太景气,整个营业厅基本都只留下一两个工作人员,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客户自己自行办理,连咨询的工作,也交给机器人做了。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五六十岁的大妈去银行办业务,现场只有一个业务员在窗口值班,但是那个业务员没有在工作,估计是午休时间,正在照料小孩,就没空搭理这个来办业务的大妈。
大妈可能也郁闷的慌,闲的无聊发现一个机器人,竟然还可以跟人对答。
于是大妈就向这个机器人投诉业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再找不到第二个能说话的工作人员了,机器人也算半个人,凑活着聊。)大妈对这个智能机器人说:“你们要提高你们的工作效率,你们的业务人员在那哄孩子,不来办业务呢?”
机器人回答说:“我们柜台里的哥哥姐姐们也在很努力的办业务呢!”
大妈听了这话,肯定不满意啊。(估计说啥也是不满意的。)大妈说:“你看看他是不是在那哄孩子呢?”
边说还边想转一下机器人的头,让它“看看”在发生什么。机器人马上说:“你不要再触碰我了,跟我说话就可以了。”
3
以上是两个真实的事件。
以前AI科技提了一阵子,后面就没怎么响了,还以为只是一些公司想吸引眼球拉投资。
没想到这些技术已经快速普及,在我们身边已经慢慢成为一种常见的事物。
想起当年的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也不过10年左右,我们都还在用着黑白手机,哪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只能手机已经每人手上好几台,而且还带三摄,带AI。
科技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而作为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去应对AI机器对我们的威胁呢?
4
如果要解答这两条问题,也很简单,只要把机器人的底层原理搞明白就行。
当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在奠定计算机运算规则的时候认为,人的情感很复杂,很难模拟,但是人的决策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可以拆解出来,于是就拆解了自己的决策过程,成为一套运算的逻辑。
那么专业的过程,大家可能看不懂,我说浅白一点:
AI只负责逻辑推理,不负责情感感知。
至于说未来有没有能对于情感感知能力很强的机器人出现?
其实美国人有预测过,而且在《变形金刚》电影里,第一集就已经提到过,即使是赛博坦型进化过来的先进科技机器人,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激素水平来猜测人的情感变化。
但是这种激素水平变化,只不过是马斯洛需求层次里的最低层次——生理需求而已。至于其他高层次的需求,我们还没有想象到,它能到达哪个层度。
所以,对于人的需求的感知,才是真正高级的能力。
5
人的需求,分很多种,对于人心的把握的比较好的人,通常都是那些人?
高水平销售人员。
注意这里的“高水平”。
我去培训过很多次,很多销售人员对产品性能,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就是说不动客户。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太专业,我听得都觉得很费劲,我是收了钱听他在哪里训练,都快听不下去,更不要说他们的客户。
这种业务员就跟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两种机器人一样,只会重复简单的对答问题,至于客户真正要什么,是不知道的。
而那些真正能让客户听着舒心的,就能把专业的词语转化为客户想听的话。只有经历过一系列训练,而且被市场折磨过的销售员,才能掌握得到。
还记得一次去一家国有银行培训,那位行长跟我说,他们最厉害的业务员,是他们的保安,一个人的业绩顶了全网点业绩大半。那些985高才生,专业比他懂多了,但是业务水平就是没有他那么厉害。
我听了就明白了,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事我以前也干过,很多高材生眼高于顶,习惯了别人听他的,并不习惯听客户说什么,可能专业水平的确能秒杀保安,但是那些所谓的专业课,保安也没落下。人家晚上值完晚班,早上也赶着去听专业课,保安的专业知识也不差,起码比客户要懂得多了,这就已经够了。况且保安,能懂得老百姓的心里话,所以说起话来,当然得到客户的心。
够专业,懂人心,就是人类能超越机器人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