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了一下自己喜欢的作家,记忆中,学生时代,偷偷在被窝里,看过很多小说,比如穿越类的,青春文学类的,恐怖类的等等;出来工作后,看的书籍都是偏向于职场类的,技能干货类的,个人成长类的等等;而当了母亲之后,看的书籍则是偏向于育儿类的。
要说让我过去半生中印象最深刻,最打动我的是:香港作家张小娴。第一次读张小娴的书时应该是高中时代,每次她出的书,当时的我都会买一本,甚至连外出我的书包里也会带一本张小娴的书,以便有空就翻一翻。有几年我生日,我身边的好友送我的礼物,也是她的书,当时的我看到这份礼物,真的是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为什么我如此喜欢张小娴的书呢,因为我觉得她写出了我对爱情的向往,她的小说里总会出现爱情遗憾,结局通常也不完美。但正是这种遗憾,这种不完美,让我身同感受。当时高中时代的我正在经历一场我知道,我身边好友知道,可我心目中的男主不知道的暗恋大戏。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学生时代的我也是做了很多傻事,比如为了看不同班的他,故意做年级纪律委员,就是为了每周一次能去他班级上巡查;每天课间操,上下楼时都故意走靠近他班级的楼梯,就是为了偶遇他;还经常去他兄弟的QQ空间留言,希望他会看见;也会因为他的一个眼神,一个留言回复,而开心好几个晚上……
噢对了我当时的QQ时间说说基本上都是张小娴风格,当时的我就觉得张小娴比我身边的好友还要懂我,让我有个树洞,有个同伴似的去消化那些暗恋的小心思,那场爱而不得的独角戏。
当然故事的结局很俗套,他跟别的女主在一起了。我始终不是他的女主,这终究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暗恋,自怨自艾罢了。这些少女情怀呀,都是当时的风,当时的云,当时的张小娴能懂。
还想起前段时间上映大火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我,在电影院哭得不成人样,在我旁边的先生不明就里。只有青春时代暗恋过的人,才会看电影时哭成狗。也只有暗恋过,深深相信过爱情,也为爱情付出过,才会那么喜欢张小娴。
感谢有张小娴陪我度过那个青春时代,也感谢那个我暗恋过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