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7年,恰逢读书节京东和当当年度大促,在买了一直想看的《智能时代》后顺带买了《大学之路》。随着快递一一陆续到手,开始了年度阅读饕餮大餐,没有过多选择顺手拿起了《大学之路》,花了小几天时间读完了上册,心里感觉一语概之就是“这大学白读了,如果能早一点读到这本书,可能人生的路径完全不一样。”
马上而立之年,伤怀感时作用无多,还好《大学之路》吴军老师以“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作为前言,让我略感欣慰。
书中很不起眼的一小段话对于现在的我确是至宝名言
“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仅此而已。”
序言、前言已过随着吴老师的文笔到“大学的概念”,想必在任何一篇此书的读书笔记中不会少了以下文字: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地方。”
初读这段文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条,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地方。现在的我回想大学那四年的时光,记忆不清晰,但美好的感觉清新无比。
跟着理工思维深厚无比吴老师,深入浅出的了解了大学的由来, 两类大学理念(纽曼式和洪堡体系,再到吴老师自己的经历,后面不再赘述,仅就自己感触颇深的几点谈一谈。
1.我的宝贝姑娘适应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呢?
姑娘才从娘胎里出来不到6个月,恰逢看到这本书,不经意间就会把姑娘带入书中,为姑娘今后上什么学,应该受什么教育做计划。思考很久才突然想到姑娘真的还太小,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2.如果早读到这本书我的人生轨迹会不会有变化?
如果早读到这本书,可能在大学里我就会广泛的阅读很多很多的课外书,说不上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是如果在大学就能够将自己的视野扩宽,想必也是一件很有裨益的一件事。时至今日,也仅能用“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聊以慰藉自己继续阅读。
3.外国的大学真不一样
有幸去过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仅作为一名游客随意在校园里瞎逛,能感受到的外在的入所有书里会描写到的环境优美,建筑古朴,悠闲恬淡等等。但随着吴老师的书进一步的了解美国的大学,从学生的通才教育,到学院管理,教授治校等等。从外到里的感觉就是如果我有钱一定送姑娘出去读书,外国的大学真不一样。
4.大学就是用来让学生生活的开心,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的。
大学里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成为朋友,看到新鲜事物并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同样不能欠缺,学习大行之道,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很多朋友在离开校园后已经不再学习甚至看书,也许大学的四年是唯一能让他们捧起书本的地方,正是因为在中国没有很好纽曼式大学教育理念,导致了我们这批80后的大部分不愿再去学什么,转而寄希望与下一代。我作为一名父亲想教给姑娘的理念一定会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潜移默化的对她产生影响。
吴军老师在前面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社科作家的专业性。在转而介绍具体学校的时候,我看到了吴军老师的另一个身份—父亲,为女儿挑一所好的大学的确费了不少功夫,也许吴老师真的是在为女儿挑学校的路上顺带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本好书。
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