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湖边上的青竹林不知道在初夏的哪夜多了一座青竹楼,楼分二层,竹雕花窗,竹帘掩门,门上一块素匾,上书“听竹轩”,面湖依林,偶有琴音飘出,清虚和畅。
此景惹人,好奇之徒前去探幽,方知此处为茶楼,主人为一双姐妹,大姐着红衣艳丽明媚,小妹穿白裙清丽可人。双姝美丽,茶客却稀,只因每日最多只接八桌客人且茶费不菲。
这日上午红日高照,青竹葱葱,茶楼无客,姐妹闲坐窗前。
“丹姐,好无聊哦!这里除了石头便是水,除了草便是树,与那清凉山一般无二,咱们既是离了那处来这人世间,为何不到那人烟滚滚的街市去?”小妹白雅慵懒地趴在桌子上,掂起一块蜜饯丢在口中。
姐姐丹阳放下手中把玩的茶杯,“这里离街市也不过半柱香时间,山水风雅,游玩之人也是络绎不绝,可曾寂寞了?莫不是你又想了什么古怪的点子来消遣?”
“聚兴居的说书老丈今日要开新故事了,叫做《白蛇传》,我这个心中十分好奇,不如姐姐与我一起去户街王婆子家吃了豆花,再去听故事?”
“怕是不行,昨日晚间林子深处的静居遣小厮订了两份茶点,午间要来取。”
“好生扫兴!”小妹嘟着嘴不高兴。
丹阳抬起纤手点了下白雅的额头,“快收了这丧气样儿,你若答应我一件事,我便放你玩耍。”
白雅兴奋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莫说一样,纵是十样百样妹妹也是听姐姐的。”
丹阳被逗笑,“你这小顽皮!你需答应我一会出去不可乱跑,不可同人随便搭讪!叫青草送你过去。”
打发白雅出了门,等静居来人取走茶点,丹阳关了茶楼,来到清湖边散步,湖水粼粼,荷叶田田,荷花娉婷,采了一柄大大的荷叶,擎在手中,不知不觉走得有点远,天热腿乏,望见前面不远处有颗柳树,遂决定先去树下歇一歇再往回返。
丹阳行至柳树下,方看到树下已有人在,一位少年公子与一名老妪,老妪坐在树下大石上,眉头紧蹙,少年蹲在老妪身边捧着她的右脚正在查看。
“恕我冒昧,夫人可是有事?”丹阳上前询问。
少年闻声抬头,乍见一美女子,不由脸红:“家母不小心崴了脚踝,不能行走。”
丹阳这时看清那少年面容,心中暗道原来是他,遂道:“原来如此,我家离这里很近,不若我叫家中老仆驱车送你们去医馆。”
少年不好意思,又惜自己母亲,犹豫些许,向丹阳道了谢。
丹阳返回听竹轩,喊了老仆姜黄赶了车送那老妪与少年。
将至傍晚,白雅才施施然返回,脸上还意犹未尽,见了丹阳,兴奋地唤了声“姐姐”。
“可是玩得高兴了?”
“嗯嗯,今日的故事实在是好听,讲了青白两位蛇妖幻化的姐妹去人间,姐姐白素贞爱上了公子许仙,于是小青便幻化了一场风雨,与许仙同船,又得许仙雨伞相赠,相约还伞,成就了白蛇与许仙的姻缘,但是有个和尚总要拆散他们.......”
丹阳拿起桌上的茶水递与白雅:“那白蛇与许仙最后如何了?”
“最后老丈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白雅喝了几口茶水笑答。
“丫头莫要作怪!”
“最后和尚法海把白素贞镇压在雷峰塔下,直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才能出塔,小青回归山林,许仙被捉去做了和尚。”
“那法海和尚为何要破坏人家夫妻?”
“只说是人妖殊途,那蛇妖会害人的性命!”白雅惋惜地道:“可怜一对恩爱夫妻自此永别了!”
丹阳玉手托腮,久久才言:“我们修行吸收的是这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又何须害他人性命?”
2
次日上午,听竹轩刚开门迎客,昨日那少年便上门来,手中捧了一个包裹,递与丹阳:“感谢小姐昨日慷慨相助!这是家母亲手腌制的蜜饯,聊表谢意,望小姐不嫌粗陋。”
“公子过于客气了!令慈是否好些了?”
“家母无甚大碍,好好休养便可康复。”
丹阳接过蜜饯,请少年坐下喝茶,少年再三推脱,告辞而去。
白雅等那少年离去,方才问丹阳:“姐姐,这少年可是那年轻人?”丹阳点点头,取了一枚蜜饯放入口中。她与小妹来此之前一直居于清凉山的寺庙中,原本她们只不过是寺里归元大师栽种的一株牡丹与茉莉,因着三百年梵音浇灌,她们修得了灵智,修得了人形。寺中清净,在这流转的时光里,在这方寸世界中,她们姐妹二人看着念经的和尚与拜佛的香客,和尚想修得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化身成佛;香客则拎着贡品,燃几柱香火,乞求佛祖恩惠于己。那少年的母亲也是信佛之人,每月必去寺中拜佛,少年很是孝顺,常常陪同,母亲拜完佛会在寺院里略略休息,时间长了,丹阳与白雅便记住了这对母子,这少年名叫徐长生。
后来,有天她们实在觉得无趣,便想去那人间瞧一瞧,于是来到此处建了听竹轩,看世间人怎么过活,尝一些人间食,听两耳故事。
“下个月初六是女儿节,不若我们关了店门去玩吧?”丹阳突然说,白雅自是拍手叫好。
3
女儿节那日, 一大早起来,丹阳便坐在妆镜前细细打扮自己,镜中人乌发如云,青丝垂肩,眉儿弯弯似新月,目是灿星流转,脸若夹桃又似瑞雪初晴,朱唇红艳艳。身着大红罗裙,云带腰间一系,顿显那袅娜身段,未见媚态,却自成一段风姿。
姐妹二人带着纱帽出了门往街上去,大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平常儿被拘在家中的少女们今日里也可以畅快的游玩,街上娇笑莺啼,引得不少思春的少年低着眉眼悄悄地看。
丹阳带着白雅按着姜黄说的地址寻去,在户街的街尾看到了徐家小食店,门外丹阳理了理自己的衣裳,携了小妹走进去。店里摆着各色的蜜饯,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除了她们并无他人。
店主也就是徐长生母亲迎上来,发现客人正是帮过自己的丹阳,热情地同她打招呼:“原来是姑娘,快快请坐!”
“不知夫人脚伤可是痊愈了?”
“好了,已经好了。”徐母端茶过来。
丹阳与白雅赶忙接过茶水,“伯母的蜜饯味道甚好,今日过来瞧一瞧,想与伯母买一些,做茶点。”
徐母听闻,很是开心。
闲聊片刻,见有客人进门,丹阳与白雅同徐母告辞出了门。
姐姐,我们茶楼不都有点心,为何要买蜜饯?”白雅不解地问。
“蜜饯做茶点也不错呀!”丹阳心情飞扬。
“哦,可是为了那徐生?”
“去吃王婆婆豆花?许久未尝,倒是有些想念了。”丹阳拉着妹妹的手向前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