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做为一种交通工具,已有两百年的历史,纵使在小轿车、摩托车横行的今日,依然能在街头巷尾看到它的身影,显得与时代有点格格不入。对于骑自行车的人,自行车已经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内心的体现。
1818 年,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制作了一个木马车,在车的前轮上安装了一个方向把手,成为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只是这个自行车只能靠双脚在地上蹬着前进。1885 年,才有装上链条的自行车,靠脚踩着驱动,因此自行车也叫脚踏车。
清同治七年(1868年),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两脚蹬地而走的自行车,充当达官贵人茶余饭后消遣的娱乐工具。1897年,中国开始从欧洲进口自行车。光绪二十三年(1937年),日本人在上海、天津和沈阳先后开设自行车厂,开启了中国生产自行车的历史。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成立,中国有了自已品牌的自行车,其生产的“永久”和它厂生产的“凤凰”、“飞鸽”,被称为中国自行车三大品牌,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仍是稀有物品,与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并称为家庭“四大件”,也就是俗称的“三转一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家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当时自行车还实行登记管理制度,统一核发号码,用钢模打在车的横梁上。这辆自行车陪我走过了少年岁月,十二、三岁时,我开始学骑自行车,当时车大人小,只能掏裆骑。初学时,要一个人帮忙抓住后座,半往返式踩动脚踏板前进。年少时学习能力强,几个小时就学会了,付出的代价是摔倒磕碰掉几块皮,但心里依然美滋滋的。
升入初中后,周日到校周五回去,家里的自行车成了我的代步工具,但已不用掏裆骑了,坐在车上踮起脚尖勉强能将脚踏板踩成整圈。那时看到技术高超的,能双手脱把骑得很远,心里非常羡慕。
中学的停车棚是盗窃的重灾区,初中三年,我的自行车气门芯被拔过,刹车片被撬过,甚至连整个坐垫都被偷走过。偷盗成风时,我不得不将气门芯自行拔下来,待到回家时,将车推到修车店打完气后再骑。每每想起那些痛苦的回忆,心里总不是滋味,每次失窃后的修车费对我来说都是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想想甚是疑惑,不知当时学校是管理低下还是德育缺失,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离开家乡求学后,摩托车开始慢慢盛行,但我仍花一百元从师哥那接手一辆自行车,三年后再以一百元转手给小师弟。工作以后,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小汽车出现在马路上,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县城里连曾经风靡一时的载客三轮自行车也被黑摩的所取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快”是大众的不二选择。
进入21世纪以后,自行车杀了个回马枪又回来了,但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等新定位与功能。山地车的出现,酝酿了骑行文化,但是骑车的人群毕竟是小众团体。从2011年起,国际自行车品牌大量涌入中国,自行车“发烧友”开始从山地车转向公路车,各类自行车赛事也开始风靡。
我终于按捺不住骚动的心,从淘宝网上购了一辆加装电动设置的山地车,选择了“5+2”的出行方式,既5个工作日作为上班的代步工具,双休日作为户外运动的骑行工具。因车子的“不伦不类”,我不好意思加入自行车团体,更不能参加自行车赛事,只能充当骑行于山野之间的“独行侠”,但也创下了四个半小时骑行近50公里山路的纪录。
大约从2017年开始,一批花花绿绿的自行车出现在城市街头,共享单车出现了。几年的竞争混战,很多品牌销声匿迹,淘汰下的共享单车成了城市管理的一个问题。但共享单车确实为城里的普通人提供了便利,我在上海短期培训学习时,每日傍晚就与几个同学相约,骑着共享单车来到黄浦江畔,穿行于外滩,追寻那美丽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只要有需要,就会有投入。现在共享单车有被共享电动车取代的迹象,毕竟出行的人还是讲究“快”的,同是共享,电动车比单车既省时又省力。
但对于步入中年的我而言,“慢”才是生活的真谛,自行车仍是我的宠爱,我依然会选择用它来回归自然。哪怕到老的那一天,也愿意择一僻静之处而居,与相爱的人骑着自行车,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