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要我们能准确地判断、界定顺从伎俩,不再把他们看成是恩惠,施予者也就没法再跟互惠原则站到同一阵线了。互惠原则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可没说要用善意来回报诡计。
2、糟糕的消息会让报信人也染上不祥。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跟我们偶然地联系在一起,都会影响人们对我们的感觉。
3、社会认同原则最适用的条件有三项:当我们不确定怎么做才最好时(不确定感);当最佳做法的证据来自大量其他人时(从众);当证据来自跟我们类似的人时(相似性)。在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时,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4、社会认同原则的三大因素:有效性、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
5、人们相信谣言往往是因为心中毫无根据的恐慌,而且谣言通过人们频繁的社交媒体动态变得更具传染性。很多时候,人们认定真相靠的并不是实体证据,而是社会认同。
6、影响力最强的领导者是那些知道怎样安排群体内部条件,社会认同原则、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挥作用的人。
7、与其仅仅依赖于现有的社会认同,不如通过未来社会认同的证据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8、如果人们得知,只有少数人在做一件事,那他们也不愿意去做。但要是他们得知,虽然现在做这件事的人还属少数,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他们就会跳上潮流的大车去做这件事。
9、响应社会认同的方式方法:第一,我们是否只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第二,人群反应很多的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成员并不是根据优质信息才采取行动的,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则在做反应。
10、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