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发车,旅行开启,带你回到50年代的童年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在散文集《我的童年》中写道:
“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的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
5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称为"共和国的同龄人"
他们的童年:没有电脑游戏,没有手机,物质生活匮乏、岁月艰辛,但,童年依然充满欢声笑语。
她们和祖国一起成长!
有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至今传唱度依然很高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正是55年电影作品《祖国的花朵》主题曲。
98年出生的笔者在小学音乐课上唱过,语文课本上也背过。
游戏环节
看看这些从50年代盛行至今的童年游戏,有你熟悉的吗?
1.滚铁环
这个游戏现在00后的孩子大概不会知道了,像笔者这样的95后也只是见父亲给我展示过一次,
直至今日,我还在震撼,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好难!!
2.打弹珠
这个游戏,95后的我的童年里也出现过,小学班里的男孩子特喜欢收集弹珠,下了课就开始比赛,玩的不亦乐乎
50年代的孩子,生活远不及现在的我们丰富,对他们来说这大概是王者级别的宝藏游戏了吧。
3.跳皮筋
这个就是女孩子的游戏啦“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从脚踝的高度跳到脖颈的高度,酣畅痛快!
4.解股/翻花绳
把绳子编成各种花样,旁人接过,再解开它或翻成另一种花样,玩法众多,能解出各种新奇复杂的花样。
5.跳房子
一根粉笔,在水泥路上,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有九个格子的房子形状,标上“1~9”的数字,最上面的三角屋顶就是天堂,可以在里面画上自己的房子(或者用树枝在土路上画也可以)
游戏规则很多变,笔者当时玩的是丢沙袋款:背对着房子,从1开始丢,丢进“1”里,捡起来,从2跳到9,在天堂处画上自己的房子,再从9跳回2,完成这一路;再丢2,跳“1”捡起2的沙袋,接着跳“3~9”,再跳回来,其他数字格也一样;如果沙袋丢出界或踩着线那就换人… 大概是这样的游戏设定,太久没玩过了,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这也是课间十分钟的美好时光,上课了那就保留记录,下课继续来~~
当然,这是95后的笔者的游戏规则,不知道50年代的他们是怎么玩的,也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玩法呢?欢迎留言告诉我呀!
6.丢手绢
“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这首耳熟能祥的童谣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呢?
7.丢沙包
这个游戏极限挑战看望留守儿童那一期有玩过
8.跳山羊/跳马
体育课必备项目
9.抓石子儿
三颗石子(或用布做的小沙包)在桌面上丢开;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向上抛;趁向上抛的石子未落桌面前,抓起桌面上第二颗石子,再来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这样依次类推,抓起第三颗石子儿。如果三颗石子同时接住,再同时往上抛,此时手掌迅速翻过来,使三颗石子落于手背上;然后再往上抛,若能接住三颗石子,即游戏成功。如果抛起的石子没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没抓起,就结束游戏,换对方开始。
笔者玩的时候,妈妈还帮我缝制了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小麦,既有分量又不会伤到手。
10.拍纸画
一种印着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各色人物的画片,谁拍得翻过来了,就可以得到对方的画片。
笔者玩的是把几张纸叠到一起,形成一定厚度,俗称“包(四声)”然后去拍别人的,拍翻即得。
11.斗鸡/撞拐子
不是古代的那个斗鸡,而是孩子的一种“格斗”游戏。
12.老鹰抓小鸡
即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游戏开始,老鹰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躲闪,不让老鹰拍着。游戏过程中由于小鸡人数较多,躲闪过程中,后面的小鸡往往跟不上前面的节奏,摔交的情况较多,有时一摔一大片,往往有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因此,比较适合在草地、塑胶场地上做游戏。
若小鸡脱离了鸡群,就很可能被吃掉。
13.抽陀螺
这个游戏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时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
现在,抽陀螺比较少见了,因为噪音较大而且需要较大场地,可能会在电视上有见到过。
这些游戏,说是50年代的回忆,但也占据了60、70、80甚至90代的童年,每个游戏都是值得继续“传承”下去,建议没有玩过的00后的孩子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放下手机,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
笔者搜集到的大概就是这些,如果还有什么值得回味的,父辈的或者你儿时玩的经典游戏,欢迎留言告诉我呀!
60年代的孩子,虽然身体饥饿但精神富足饱满
63年,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偶像,并身体力行的向偶像学习,他们的全民偶像是——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还有“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正是那一时期在雷锋榜样的作用下,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写照。那个时代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领巾”。
70年代,革命的主题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童年
“革命样板戏”就是他们的童谣,“革命小人书”就是他们的课余读物,“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段声可以算是他们童年回忆的一个符号(据歌手蔡国庆本人的回忆,这段开始曲中甜美的童声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为小喇叭节目专门录制的)。
当时的口号是“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随之而来的,军人的日常用品也备受喜爱。背个军挎、戴个军帽,别一个军用水壶,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出行标配。
这个年代,好像还有了这么一些活动,叠罗汉踩肩头爬树打枣,用长棍网子捕蜻蜓,孩子们的玩具也多了一种——木头枪。
80年代,孩子的童年色彩开始丰富起来
家电多了起来,每家基本上都有了彩电,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组合家具沙发床,黑色电视正中央,三间砖房水泥地,借辆小车接新娘”。
80年代孩子听的是老狼、汪峰、崔健、小虎队…看的电影是《霹雳贝贝》,看的动画片是《九色鹿》《三个和尚》《葫芦兄弟》《七龙珠》《圣斗士》……
他们还有一个娱乐活动是看露天电影,早早吃过晚饭,搬着小凳子去抢位置…
90年代,电视媒介已经充斥着孩子的整个童年
《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海尔兄弟》《哪吒传奇》《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网球王子》《铠甲勇士》《火力少年王》《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儿童动画片数不胜数~
游戏也别之前丰富了许多,有了俄罗斯方块游戏机、还有小霸王学习机
笔者身为90后,最有资格发表自己童年的回忆:
校园里,我也会给橡皮做手术,在桌子上刻字,在胳膊上画手表,偷偷抄歌词,在桌洞里养过蚕宝宝,在课堂上偷吃过咪咪虾条,在午睡时间头顶蒙着衣服偷偷看小说,给新书本包书皮,课间和小伙伴玩跳房子,叠纸飞机,对着纸飞机哈气 好像这样就给他加上了足够的动力,给小伙伴背后偷偷贴小纸条,排队去小卖部买小小零食....我们的铁皮文具盒里还印着九九乘法表…
在家里,会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偷用妈妈的化妆品,随便找个纱制品,披起来就觉得自己是小公主,学着大人的样子去骑二八自行车, 结果只能是连上都上不去,戴过妙脆角的“指甲”,吃过宝石钻石糖,吃过奶嘴糖,大大泡泡糖...
00的他们,21世纪的新生力量!
“一个一个梦飞出了天窗~
一次一次想穿梭旧时光~
插上竹蜻蜓张开了翅膀~
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这应该是00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吧,是不是也有不少孩子的童年是他们陪伴度过的呢?
电子产品是他们童年里的“纸飞机、沙包、陀螺”,00年代的孩子玩具、手办千千万,花样层出不穷...
相信笔者刚刚描述的自己的童年回忆也会引起少部分00后的共鸣吧?还有什么新奇的玩具、游戏是笔者不知道的,欢迎留言告诉我呀!
歌德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现在00后孩子的脑洞&思想在电子媒介、互联网的熏陶下,越来越的新奇且有力量,创新且张扬。“新生代的力量”不容小觑!
时光机到这里就结束了...
走过了这六代人的童年,哪里勾起了你的什么回忆呢?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童年回忆吗?...
听着这首罗大佑的《童年》,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回味一下吧
童年已然过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在童心世界里,保持简单、纯真,远离忧伤,不过度烦忧于过去和未来,立足当下,不辜负每一份热爱,热情灿烂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