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落后。你可能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同一个概念。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是武学中的秘笈。
弱势文化: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救主的文化,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透视社会一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照旧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个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个文化属性能支配人的价值取舍!
文化属性是“无所用,无所不用”的:
在文化产业中,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中国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的都可以,就是别靠自己。这还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法律与文化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是解决最基本、最表面的问题,不是解决文化最根本的问题,文化的问题只能由文化的觉悟解决。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就是这个民族的主,主宰着这个民族的文明、荣辱、兴衰。一个民族最强调道德的时候,就是这个民族道德最沦丧的时候。
注:这不是法律失败或者文化失败的问题,是人类社会演变的结果,法律是在一定时期极少数了为了规范大众行为而形成;而文化是不同地域民族长期积淀特殊的社会产物,各有特征,有利有弊!
法律治标,文化治本。法律对于滋生法律的文化土壤无能为力,对于越过法律潜入文化土壤地带从事更大损害、更大掠夺的行为无能为力,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最软弱、最无奈的强大。法律的神圣是缘于道德文明的崩溃,关注弱势,激励强者构筑更高的道德平台和获得更大的综合效应,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