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张爱玲

张爱玲出身名门。

外曾祖父李鸿章,曾祖父也是晚清重臣,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并受过西式教育。

张爱玲的母亲因接受不了张爱玲的父亲找相好,坚持要离婚。

离婚后,母亲跟姑姑去了国外。张爱玲觉得母亲手上也没有什么钱,不能供她读书,还是父亲有钱,她就选择还是跟着父亲在上海。

但是张爱玲在这个封建家庭里倍感压抑。她有一个梦想,她非常渴望逃离这个家庭,去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张爱玲的父亲因为看不惯她母亲的西式作风,一直就很反对张爱玲出国留洋。他不希望女儿也像她母亲那样,而是希望张爱玲像大多数传统的女孩子那样,嫁一个门当户对的权贵家庭,一辈子衣食无忧。

但张爱玲不想这样。张爱玲中学时就酷爱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很好,经常取得第一名。

后考取香港大学,可是父亲不给她出学费,仅仅只出了一个学期的学费。

张爱玲没有办法,幸好她因为成绩好,获得额外的800元奖学金,可以勉强支撑到毕业。

谁知道这800元奖学金被从国外回来的母亲打麻将输掉了。因为这件事,从此张爱玲就断了跟母亲的情分。

她受够了没钱的苦楚和艰难,从香港退学回到上海,打算通过写作赚钱养活自己。

此时,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时期,张爱玲的小说因为不涉及政治,所以才被时代选中得以出版,并且销量很好。

1942年左右,张爱玲成为风头最健的女作家,红遍上海滩。

她的文笔独具女性特有的细腻,并有古典韵味,同时对人性深处的把握极具敏锐的洞察力。

她先后发表了《传奇》《流言》《第一柱香》《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小说与散文。

后来,张爱玲又考取了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非常难考,学费也非常高。张爱玲希望父亲能够支援她读书,但是父亲还是不拿出钱来。张爱玲只好又放弃了。

再后来,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又离婚。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张爱玲权衡利弊,飞离上海到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在美国,她依靠在大学教书为生,同时仍然写作。

张爱玲非常渴望在美国打开新天地,希望在美国也能成为知名作家,但是一直没能达到在上海的知名程度。

张爱玲的英文读写都非常流利,像母语一样,写出来的英文书信都是地道的英文。

晚年的张爱玲住在洛杉矶的公寓,并频繁搬家。经常才住了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就又搬家,这耗去了张爱玲很大的精力和体力,因为她总觉得屋里有虱子,一觉得有虱子她就要马上搬家。

每次租住的房子都只有简单的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屋子里到处都是她的文稿和信件。

张爱玲的牙齿也不好,经常受牙痛困扰。晚年的张爱玲健康状况不好,离群索居,深居简出。

1995年,75岁的张爱玲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在美国离世,一代民国才女就此落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