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兑现自己的承诺,为孩子准备一顿特色的,受孩子欢迎的晚餐。爸爸去接的孩子。
爸爸说他看见孩子跟同学共撑一把伞从校园里有说有笑的出来,不再是形单影只,背也挺得很直。
这是孩子分班、换宿舍后最大的一个变化。现在有人可以一起说话、一起分享、一起行动了,比以前自信了很多。
当爸爸把伞举过孩子头顶,准备与同学分开时,孩子注意到同学的父母还没有来。女儿体贴地问:“需要我们送你吗?”爸爸很惊讶,没想到女儿也会为别人着想,还主动想帮助别人。
感赏女儿与新同学相处融治,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她的善心、体贴之心在遇到对的人后,终于可以好好地施展了。
爸爸说他当时很想表扬孩子背挺直了,但没说出口。我说,没关系,背挺直只是外在表现,而真正的改变是她对自己的自信。是她有了朋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处,不再去关注自己的不足,试图把自己包裹起来。所以你没有提醒她关注自己的不足是做对了。
晚上吃完饭后,女儿仍继续她的手机。女儿尽管着迷手机,但在吃饭时从不看手机。感赏女儿对手机提得起、放得下,知道在什么时候可以看手机。
我做完自己的事后,已经九点半了。我去提孩子的书包到餐桌上时,对弓着背看手机的女儿说:“你这样不觉得累吗?到外面坐到椅子上好好看吧。顺便看看妈妈在淘宝上给你选的几件衣服,你自己挑挑,今天我好把它们下单了。女儿嗯了声算是回答。
我在外面看书等了一会儿,她空手出来了,没有带手机。她说她要买一个头灯,同学说那个很好用。我立马答应,因为她在学校用来在床上看书的灯光线很弱,曾劝她换亮一些的却怎么都不肯,现在自己终于想通了,我求之不得。同学的影响还真是大啊。
等我们把要买的东西都搞定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此时爸爸又加入进来,向孩子炫耀他在看的《变态心理学》。孩子拿过他的书,一边翻看一边问,什么样的才叫“变态”?爸爸说“非正常的都属于变态”。孩子追问:“那又怎么界定‘正常’呢?” “这……?”学艺不精的爸爸被问住了。我一头黑线:哎,没学好时别来显摆,好不好!
十一点开始,孩子才真正开始写作业。为了跟孩子多交流,也就这段时间里,孩子刚从手机里出来,心情好着,愿意跟我我们互动交流。可是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不过她从手机里走出来,到全身心投入作业也要调整一段时间。我们拿来交流,转移她对手机的注意力,也是不错的。
我陪孩子到十二点,熬不住,跟女儿打声招呼后,先去睡了。
早上我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叫醒的,一看时间,才五点钟。我又听到水流声,是孩子在洗澡。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昨晚比上周提前一个小时写作业,所以作业结束也比上周提前一个小时。她是作业不写完不罢休啊!
感赏女儿对作业的坚持,一定会有一个契机,让她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就好比她自愿更换她的夜用学习灯一样。
我平静地接纳着孩子的现状,想着如何准备美味可口的午餐,让孩子醒来时能吃到称心如意的饭菜。
只是爸爸有些不淡定了,他一个晚上没睡好觉,心情不好,把责任归咎在孩子熬夜让他没睡好。他有些着急了,不耐烦等待孩子自己去变好。信誓旦旦对我说要没收她的手机,要她把看手机的时间拿来学习,这样就不用这么熬夜了。爸爸在气头上,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劝他只会让他更气愤。我只是静静地听他把牢骚发完,准备等他心情平和下来时再来跟他分析如何看待孩子看手机的事。
其实爸爸很多时候只是倾诉,发发牢骚,没人附和,情绪很快就下去了。我一直相信一定会找到好办法的,既不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又能满足孩子看手机的欲望和完成作业的愿望。只是我们的能量一定要稳,稳定下才能找到机会跟孩子好好沟通和交流。
感赏孩子在学校找到了可以聊天的朋友,可以给到她建议的朋友,可以分享零食的朋友,可以相互关心帮助体贴的朋友……,她身处的生活、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感赏孩子处在人生最低谷时(同学的孤立和鄙夷)没有放弃,而是把所有的精力专注在自己的学习上,不被外界所干扰。相信自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做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
感赏自己这一年来对孩子的信任,默默关注着孩子从单纯的家庭生活步入学校生活的这个小社会。坚信的看着她从硝烟隔阂,到逐步适应,再到和谐友好。只要我足够信任,孩子就足够努力,获得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人生经验。
随着孩子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她现在的实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绝对可能的。孩子的感受力、领悟力那么强,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很远了。在我眼里,我只看到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的孩子。我对自己和孩子有耐心、更有信心。
感赏爱不完课程给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在反复的摸索中找到自己的感觉源点,获得属于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