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话都到了嘴边又被吞回去后,我终于在Lync(公司聊天软件)和老板的对话框里写下了在心里反复了无数遍的消息:“明天有空吗?有事情想找你聊一下。” 然后几乎是逼着自己的手指按下了发送键。这下,再没有回头路了。就这样,在安安稳稳地工作近六年后,我硬生生把自己踢出了办公楼。
飞与留
辞职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因为自己太纠结始终无法迈出这一步而有些沮丧,一个人在办公室的茶水间里,呆呆地站着。密闭的落地窗外,一只鸟正从乌云遮盖的天空飞过。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只被保护起来的鸟,栖居在这密闭的大楼里,安全、舒适、却有些透不过气;而那大楼外的那个世界,危险、孤独、却自由自在。那么,是飞还是不飞呢?
自打上学起,就从来没有真正脱离一个集体、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生活过。要么属于一个学校,要么属于一个公司,就算从学校到公司短暂的空档也是在从一个集体努力跨向另一个集体的路上。有一个集体,就像有这大楼的保护,它帮你锚定你在这个社会的位置、角色,告诉你每天要做的事情,所以你很清楚你在哪里、将去何方;而辞职、流浪,就像突然要把自己从这冬暖夏凉的环境里拉出来抛到广袤的天空里去,从今以后完全要靠自己在偌大的世界里去寻出一个位置来。看着窗外迷雾重重的天空,我似乎能感受到那只鸟的孤独无助。但在那孤身向前的身影里,也似乎看到了那只鸟眼神里有着风雨无阻的坚定。
你在寻找什么?
在这份工作面试时,老板看到我之前换过几份工作,于是问我,“你在寻找什么?” 是啊,我在寻找什么呢?第一份工作时,便开始不断拷问工作的意义、生活的意义。那时,工作按部就班也还算顺利,可在每个早上,我都会警觉地为自己对当天无所期待而心慌,也会在无数个关上灯的夜晚里,因为对虚度光阴的不安感而难以入眠。在又一个无眠的晚上,我睁大着双眼,看着窗外深蓝的夜空和安静的城市,想到死亡:“我死亡的那一天,会如何看现在的自己呢?”内心无比确定的答案让我升起了深深的悲哀和恐惧。在那一瞬间,我知道了,我的位置不在这里,也知道了,是时候勇敢了。那时,唯一能填补每日无意义感所留下的空洞,便是在业余时间里所阅读的优秀的非虚构和深度报道。于是,我转到了对我完全陌生也明知会困难重重的领域:新闻媒体。
转行后的三年里,顺利,但也不顺利。几经辗转我去到了我在国内能去到的最想去的国际媒体,也和非常优秀的记者一起工作,但出于种种限制(此处省略数千字,就不展开了),几乎一入行就触到了天花板。就像被框在一个笼子里,周围的环境很好,路过的人也大多对你笑脸相待,但你自己的活动范围事实上却很有限,再努力也无法伸直胳膊伸直腿。我曾享受过笼子里的时光,享受它的舒适、高标准、和在小范围内突破所带来的满足感,但也一直知道,只要还待在这个环境里,这个笼子我就无法打破。除非我不在这里玩了,笼子也就自然消失了。离开的时候,没有留恋,只是有些遗憾,就像猴子捞月,曾经以为离梦想那么近,最后却发现,或许一直没有靠近过。
经过这一番折腾,我改变了不少。习惯了无所期待地起床,也慢慢学会了在晚上如何和那剩下的些许不安感相处。这是成熟:在学会与平凡、无意义相处的过程里,我开始舞蹈,开始放下对未来、对有所为的执着,开始在每个当下找到安心与意义;也是妥协:在现实的鞭打下,我在生活的某一部分里暂时放弃了一些曾经视为最宝贵的东西,不再将之诉求于工作,比如对“人”的热情、对社会话题的兴趣、对创造力的渴求、以及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愿望。
但成熟并不总是意味着妥协,到最后,成熟唯一的含义便是真正地成为自己。在我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明白顺应和无为的智慧的过程里,我慢慢感受到,这些妥协的东西正是我的生命力,是永远不能放弃的东西。那怎么做呢?我不知道。只是有一种直觉告诉自己,It's now or never,我需要大大地向前跨出一步。这一次,不是出于自我对于控制未来和成就感的渴求,而是出于更全面地展开自己、成为自己的渴望。
现实的考量
辞职前之所以很难做决定,其实都是因为一直盯着那些会失去的东西:稳步提升的工作、还算不错的薪酬、大公司工作的稳定、待在舒适圈的安逸......这个表还可以一直一直列下去。尽管搞清楚了自己生命里的轻重缓急,断舍离那些不在列表顶端的事情仍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想要拥抱崭新的未来,却无法放下这些旧有生活提供的便利,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呢?真正的勇气,也意味着要能承担起选择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和责任。
朋友们知道我辞职后,一部分会非常激动地给我说:“Congratulations (恭喜你)!”,也有些人会发来消息:“你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 “你怎么维持生活?” 面对后者的问题,我总是很难去解释清楚,我的选择里本就包含了暂时放弃对于金钱的执着和对未来的确定感。我知道一旦我这么说,我就会变成一个只是会做梦的理想主义者。我如何才能让人相信,我这不是在逃避世事、而是想要更深地入世、并真正对自己负起责任呢?在没有用行动说话前,对自己、对他人,我都无法以这样的说辞来合理化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关于辞职的选择并非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辞职前给自己作心理建设的过程里,尽职尽责、未雨绸缪的脑袋帮我做了许多工作:它帮我列出了我辞职后可以做的事情、想要学习的一些东西,以防止自己无所事事,陷入空虚;也列出了有可能的收入来源,以防止我最后身无分文、流落街头;还计划了如果出去全球旅行,每个月大致想去的一些地方、想学的一些东西,以及每个地方需要多少预算,以防止我辞职完便无所适从、陷入焦虑;也帮我想到,最坏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以及我能否承受。这些保底的一些安排和考虑,让自己安心许多。现在每次感觉到有些迷失的时候,回去翻那个时候写下的东西都会提醒我,我的初心是什么,以及我都有些什么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面对的现实,每个人能承受的风险和拥有的支持也都有自己的限度。于我而言,我只是做了一个我必须作出的决定,也想好了,在敞开双臂迎接未知所有可能性的同时,也接受它所有的后果。或许我会从此如愿以偿、开启新的人生,也或许我什么都没找到,把自己搞到身无分文然后又回去每天为生计奔波。但我相信自己是这一切的主宰。对自己有信心,这一切就不会是白费,无论它会以何种形式回馈于我。
过去、当下、未来
辞职完收到的反馈几乎都很积极,老板们对我的意图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朋友们为我即将开始新的生活而开心,就连刚开始有些不同意的父母,也在我作出决定后,从“不支持但无法阻止”到给我发来祝福。而那些选择前担心失去的,一旦已经失去也都被瞬间抛在了过去。现在,就开始面对自己全新的现实吧!
那么,我全新的现实是什么呢?我花了三天三夜(真的没有夸张)的时间断舍离,退掉在上海住了三年的房子,然后把行李分门别类:丢的丢、捐的捐、寄回家的寄回家、放朋友家的放朋友家、带在身上的带在身上。然后拎着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在上海过了几周城市“吉普赛”的生活,一边在各个朋友家辗转,一边想着下一步要走还是要留。那时和一位前同事见面,她谈着工作上的烦心事,我默默地听着,感觉离自己已非常遥远。我笑说,我现在每天的烦恼就是,我今天要做啥?我去哪里住?过几天要去哪里?这些有关每一个当下的基本生存问题,虽然麻烦,但至少不像过去那些不断追问未来与意义的存在性问题那么难以解决了。
但无家可归、四处游荡并不好玩。有那么一个时刻,提着行李箱在大街上走的时候,脑袋不断闪回自己过去第一次拖着行李箱去北京和来上海的样子,突然特别可怜自己。好像过去这么多年了,吃的苦也应该过去了,为啥还要这样委屈自己、自找苦吃?不过这不正是选择的一部分吗?不正是要看看置之死地能不能后生吗?可面对这浩瀚的世界,我从笼里挣脱出来了又是要干啥呢?
一直记得辞职后朋友让我抽奥修卡时看到一张牌,牌上的图案是一个女孩刚从悬崖上面跳下来,可她并没有落下悬崖,她张开双臂,飞了起来。下面的字写着“信任”。这张牌一直提醒我,在接下来的即兴生活里,要张开双眼,开放地接收所有信号,相信命运的带领。
那段时间刚好有两个认识的朋友在巴厘岛,之前有邀请我过去。于是在走与留之间徘徊不定地过了几周后,我临时买了两天后的机票决定去那边看看再说。到达巴厘岛半个月后,我在巴厘岛认识的一个朋友的陪伴下庆祝了生日。当时内心不断地说:“幸好我在这里。” 那个当下前所未有的安心感让我知道,尽管看上去我没有在任何一条路上,但我正在我此时此刻应该在的位置,所以不会害怕岁月和那个关于死亡的拷问。
又有一天,在巴厘岛Agung火山下Besakih寺庙时,逛完从寺庙的大门刚跨出来,抬头便看到一群鸟飞过。刹那间就好像看到了当初被关在笼子里担心害怕的那只鸟。原来你还是出来了,而且竟飞到了这个从未想过会去的地方!
后续如何,欢迎订阅关注,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己 ToYourself 。